174 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聚焦四大重点任务

近日,我市出台《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174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未来五年聚焦四大重点任务,延续好政策,帮扶力量不减弱,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扎实抓好产业就业 促进群众持续增收

眼下,正是中药材姜黄收货的季节。巴州区大和乡朱垭村村民张应秀一锄头挖开一窝姜黄,“看样子今年效益还可以,去年姜黄1.2元一斤,听说今年涨到了1.5元。”张应秀说。

朱垭村是我市抓好产业就业,促进群众持续增收的一个缩影。《方案》提出,要发展特色产业。坚持全市“一盘棋”,按照县(区)“1+1”产业发展定位,持续做大做优做强现有扶贫产业,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文化体验、健康养老、电子商务等新业态,培育创建“一村一品”示范村。同时,壮大村集体经济,到2025年基本实现重点帮扶村集体经济发展水平明显提高。

在促进稳定就业方面,要常态化收集掌握重点帮扶村农民工务工地、从事行业、技能水平、就业状况、创业意愿、返乡返岗时间等信息,依托东西部协作、驻外办事处等平台,通过靶向对接、靶向输送,精细组织农民工务工返岗。

提升民生保障水平 全面增强服务能力

前段时间,通江县诺水河镇小螺马村村民李盛德家的房屋因年久失修,又出现了“屋外下大雨,屋内下小雨”的状况。他家距离村委会近2小时路程,是全村最掉边的一户,出行吃水都不方便。所幸不久后,他们就要搬迁了,全家都特别期待。

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防止规模性返贫,我市已完成搬迁脱贫村剩余掉边掉角农户30户及以下排查摸底和锁定,确定了711户符合搬迁条件的农户,全面启动各项工作。《方案》提出,要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和掉边掉角农户搬迁,强化搬迁群众就业帮扶,促进安置区各项产业发展,补齐公共基础设施等民生短板。采用新建、购房安置等模式,加快推进易地扶贫搬迁脱贫村剩余掉边掉角农户搬迁工作,确保2022年1月底前达到入住条件。

除了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和掉边掉角农户搬迁,《方案》还提出要加强教育保障,保障适龄儿童少年能上学、上好学;加强医疗保障,做好脱贫人口、易返贫致贫人口参保动员工作,确保应保尽保;加强住房保障,建立住房安全常态监测机制,确保农村低收入群体住房安全有保障,避免农户因建房而返贫致贫;加强饮水保障,按照“建大、并中、减小”的思路,因地制宜补短板、强管理,不断提升重点帮扶村供水保障水平。

此外,《方案》要求做好易返贫致贫人口监测和帮扶,严格按照“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要求,采用“常态监测+集中排查”方式,探索实施网格化管理,扎实做好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的跟踪监测工作,做到遇灾必查、生病必访、开学必问、有诉必核。

大力推进乡村建设 加快夯实振兴基础

《方案》对推进乡村建设也有具体安排,比如在推进交通道路建设上,支持重点帮扶村加快推进实施撤并建制村畅通工程、乡村振兴产业路旅游路工程、“四好农村路”建设和30户及以上自然村通硬化路项目建设。全面推行农村公路“路长制”,落实日常养护资金,常态开展农村公路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提升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水平。

在推进水美乡村建设方面,支持重点帮扶村以“水资源有保证、水安全有保障、水环境有质量、水生态有保护、水文化有底蕴、水景观有特色”为目标,深入开展水美新村建设。把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生活污水纳入优先治理的范畴,力争到2021年底,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内600人以上聚居点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生活污水乱排乱放现象得到有效管控。到2023年底,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内60%以上农户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农村人居环境质量明显提升。

此外,《方案》提出要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确保每个行政村至少有1处公厕。到2025年,重点帮扶村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稳定在90%以上,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70%以上,农村公厕实现全覆盖。

深入推进社会治理 大力培树乡风文明

“在镇上就可以直接办理,不用再来回折腾了。”在巴中市恩阳区柳林镇食品工业园好彩头公司上班的李小洁,出厂不到20分钟就拿到了二孩生育证明,高兴不已。

李小洁的感受是我市推进社会治理的一个小截面。基层有了办事权,以往碎片化的职能得到集中统一,群众反映的诉求和问题在一线得到解决。

对此,《方案》对完善基层社会治理机制提出开展环境卫生保洁机制、公共秩序维护机制、网格力量整合机制、志愿服务引领机制、法治文化培育机制等“微改革”,健全“一约七会”(村规民约、村民说事会、道德评议会、禁赌禁毒会、红白理事会、老年干部协会、志愿服务协会、农商信息会),推动自治法治德治深度融合。

此外,《方案》还明确在村(社区)“两委”中设社会治理员或明确1名委员专门负责社会治理工作,建立矛盾纠纷就地化解制度,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镇;广泛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力争到2025年底,全市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中县级文明村占100%、市级文明村占80%,积极争创省级、全国文明村,将重点帮扶村纳入乡村文化振兴“百千万”工程,探索城乡文化单位对口帮扶,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农村文化建设,力争有条件的重点帮扶村创建评选为省级样板村。

推荐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