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晏阳初思想 “论道”伟人故里

10月22日上午,由中国教育学会、四川省教育厅、巴中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纪念世界平民教育家晏阳初诞辰130周年暨创新基层治理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研讨会”在我市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特邀嘉宾以及晏阳初亲属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如何传承和发展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创新基层治理方式,助力乡村振兴。

大图

 

三农问题专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温铁军:

总结宝贵经验

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温铁军

 

温铁军

研讨会上,温铁军通过视频参加会议并发言。温铁军认为,首先应该注重在晏阳初和晏阳初所代表的乡村建设前辈们所形成的思想遗产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思想创新、制度创新、组织创新。要把前辈们总结的经验教训和我们现在开展新乡村建设的经验教训,以及国内和国际的大量经验教训进行深刻讨论,从而逐步归纳形成新的思想依据和理论依据,找到“真经”。

温铁军表示,特别是把其中的教训和不足归纳出来,用于激励自身,警醒后人,更用于支持国家推进的乡村振兴战略。不能只凭着一腔热血,应该了解当前乡村社会的发展变化,特别是如今已经不是单向的乡村人口向城市流动集中,而是越来越多的城里人下乡,城乡正出现一种融合的新发展趋势。在这种情况下,城乡融合带动的乡村振兴将会产生很多新的经验,值得我们深入归纳和总结。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历史与文化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孙邦华:

把巴中建成

中国乡村振兴的示范区

 

孙邦华

 

孙邦华

孙邦华认为,在传扬晏阳初思想和精神方面,要精心编选晏阳初思想精粹和事例,作为中小学地方或校本教材和课外读物;通过全媒体宣传、介绍晏阳初的平民教育思想和实践,开办晏阳初讲坛、论坛、专栏;拍摄有关晏阳初的电影、电视剧、专题片;扩大晏阳初博物馆(事迹陈列馆),将晏阳初博物馆、晏阳初公园打造成为巴中市各级各类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党员干部的教育基地。

同时,要深入研究晏阳初思想,成立全国性晏阳初研究会等;定期组织研讨会、论坛,开展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实践联合研究;注重晏阳初文献的收集整理,出版晏阳初研究刊物、专题研究著作等。

在实践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方面,建立或命名晏阳初学校(中小学、职业学校或者综合性基础教育机构);在巴中的普通高等教育机构设立晏阳初学院和晏阳初研究院,并且必须是跨学科、综合性的,以乡村发展、社会建设为研究目标;在巴中设立晏阳初乡村振兴实验区,吸取晏阳初的平民教育和乡村改造的思想、精神、方法,结合当代社会发展思想,把巴中建设成为当代中国乡村振兴的示范区。

四川师范大学校长、四川省晏阳初研究会副会长汪明义:

传承平民教育思想

创新教育扶贫途径

 

汪明义

 

汪明义

汪明义在发言中提到了“根”“魂”“梦”“路”四个关键字。其中,“根”即充分发挥大学社会服务的职能,助力乡村振兴建设;“魂”即晏阳初先生毕生推行的“平民教育”和“乡村建设”活动。

2019年1月,由四川师范大学与恩阳区联合建设的四川乡村振兴学院在恩阳区成立。在四川乡村振兴学院工作思路方面,汪明义表示,主要是实施五大振兴、五大教育,产出五个“一批成果”。五大振兴指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五大教育是指文学艺术教育、乡村治理的综合能力教育、新型产业技能技术教育、教育家素质能力教育、卫生健康教育。产出五个“一批成果”,是培养一批乡村教育家、培养一批乡村医疗卫生骨干、培养一批乡村致富能手、培养一批乡村管理干部、培育一批乡村产业。

四川省委宣传部原副部长、四川省晏阳初研究会原会长扈远仁:

用晏阳初影响优势

让巴中名扬国内外

 

扈远仁

 

扈远仁

扈远仁建议,要继续加大对晏阳初先生的宣传力度,让各级领导、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了解、认识、学习晏阳初,为新时代培养晏阳初式的杰出人才;由巴中市委宣传部组织协调和有关部门、单位牵头,落实好巴中市2016年制定的晏阳初文化创建工程总体方案;继续组织教育、文化、农业等部门和科研单位依靠专家、学者和专门人才,在国内外广泛收集整理和编辑出版专著、读本和乡土教材;将晏阳初博物馆、文化广场周围的乡村和其故居三江镇打造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区,发展乡村旅游;将巴中建成农村教育、城乡融合发展、乡村全面振兴试验示范区,并充分利用晏阳初誉满全球的优势,大力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文交流,让巴中名扬国内外。

(巴中广播电视报记者 魏文明 黄家锐 文/图)

推荐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