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人之光——为平民点亮一盏明灯

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有其自身的特点。他根据“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中国古训,将平民教育与乡村改造联环扣合、整体推进,创造出一大发现、两大发明、三种方式、四大教育、五个结合的平民教育思想,形成了相当完整的体系。

3-2

托儿所儿童学会了刷牙

一大发现

一战时,晏阳初为在法国战场上当“苦力”的华工作翻译时,发现中国有一个巨大的“脑矿”。

晏阳初认识到,所谓的“苦力”,他们不在于苦力的“苦”,而在于“苦力”的潜在力,只要发掘出来,就会产生无穷无尽的力量。

1985年9月,晏阳初在成都地区原乡村建设学院校友会欢迎会上深有感触地说:“在六十年前,我发现了一个新人物,这个新人就是‘苦力’。是‘苦力’教训了我。我不但发现了‘苦力’的苦,还发现了‘苦力’的力,‘苦力’的潜伏力。他们最需要的不是救济,而是发扬他们的潜力。五十年前回到中国,生意人知道开金矿银矿的重要,忘记了脑矿。世界上最大的脑矿在中国……几亿中国农民穷在什么地方?为何穷得没饭吃?便是没有发现‘苦力’的力,没有发现他们的潜伏力,所以埋没了他们。

发现“苦力”的“力”之后,对于晏阳初来说,这决定了他一生的志向和事业,他说:“我从此有了志愿,回到中国不发财,不升官,我找到了这个大矿。并且一生要努力开发这个‘人矿’‘脑矿’。”

两大发明

晏阳初的第一发明就是开发“脑矿”的工作——平民教育。

1920年,晏阳初从法国回到祖国,看到各方面仍很落后,非常难受。过去一般留学欧美日本的青年回国后,不根据中国的情况,只照搬照抄别人那一套,结果“救国”无门。晏阳初认为,中国有句古训,叫做“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本不固,则邦不宁。他认为,中国人必知中国,然后才能救中国。因此,他回国后就积极进行社会调查,游历19个省,调查中国平民教育现状。

3-1

晏阳初(左)和平教会同事在定县

经过调查研究和探索,晏阳初研究出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平民教育”计划和方案,并说服各省有关当局重视平民教育,特别是农村青少年教育。据此,晏阳初动员了一大批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归国留学生与其一道,在北京成立了“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总会”。

“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总会”成立后,就立即根据中国平民的实际情况和中国的历史文化特点编写教材。晏阳初、陶行知与陈鹤琴等人从中国常用汉字中选择最常用的1300个,编成四册《平民千字课》,每册24课,每晚学习一课,为一小时,共96小时学完四册,就能看书读报了。他们在编写教材时,注意到农民为生活而奔波,没有多少时间学习,经济情况低下,没有钱买更多的书,他们就以白话文形式编写这套《平民千字课》,以“最短的时间,最小代价、获最大限量词汇”,将四册《平民千字课》在四个月内学完。普通未上过学校的平民学习了这套教材后,就基本掌握了识字的工具。后来,晏阳初又根据实际情况编成《市民千字课》《士兵千字课》在城市和部队中推行,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乡村建设理论”是晏阳初的第二大发明。它是在“平民继续教育”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和“平民教育”联锁进行、整体推进的理论。

晏阳初认为,识字教育只是给了平民以识字的工具,有了工具而不会应用也等于零,必须和乡村改造与建设结合起来。

晏阳初及其同仁从1926年冬开始在定县进行大规模的“平民教育”和“乡村建设”工作。他们进行了三项重要的工作:农村教育,送知识下乡,传播农业基础知识,改良品种、防治病虫害;进行农民教育的研究与调查,离开大城市知识分子的象牙塔,钻进“平民”的泥巴墙,和他们生活、劳动在一起,研究他们受教育的状况和他们对知识渴望的心理;搞农村普查工作,进行农村的社会调查、工业调查、农村人口调查,农村概况调查等。

晏阳初经过调查研究和定县实验,找到了适合中国农村特色的治国方略,这就是以教育为工具,推动经济、政治、卫生、文化全面发展的乡村建设理论。

平民教育思想和乡村建设理论后来在第三世界国家和地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取得了很大的成果,成为世界范围内的乡村改造和建设运动。1988年,晏阳初在谈到乡村改造时指出:“国际乡村改造运动,沂其历史,源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法国战区的华工教育,后来演变为中国的平民教育运动,成熟于定县实验时期。从五十年代起,以中国定县实验的基本理论为基础的乡村改造运动,在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推广开来。”

三种方式

平民教育运动的对象是全体民众,通过教育,使他们成为具有“知识力、强健力、生产力和团结力”的“新民”。晏阳初采取三种方式对民众进行教育,即学校式、社会式、家庭式。

学校式:就是采用平民学校的形式。具体办有“初级平民学校”、“高级平民学校”和“平民大学”。

社会式:以高级平民学校或平民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各种活动为中心,使毕业生继续接受教育。这主要针对成年人和妇女。青年农民在平民学校毕业后加入“毕业同学会”(或校友会),他们可以利用“流动图书馆”阅读农民周刊,并向该报投稿。此外还有:组织戏剧社和辩论俱乐部,为村民办无线电广播,传播农业知识;举办墙报、板报、刊登当天新闻及知识技能;调解民事纠纷。还有植树、修路、农业展览、禁毒拒赌运动等等。

3-3

晏阳初(左)在菲律宾与当地农民交谈(晏阳初博物馆供图)

家庭式:家庭式教育主要是“联合各个家庭中地位相同的分子施以相当的训练”,使在家庭中的老少男女都能得到相当的教育,分别有户主、主妇、少年、闺女、幼童五种组合。这种方式常与学校式、社会式结合进行,目的是帮助改良家庭的日常生活,帮助解决家庭与学校之间的矛盾,扩大家庭的责任感,减少对上学青年、儿童的反对和阻力,使家庭社会化、增进家庭的社会责任。

四大教育

四大教育是晏阳初在定县实验中总结和发展起来的平民教育与乡村建设整体推进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晏阳初认为,中国的平民普遍都具有“愚、贫、弱、私”四大疾病,这是定县调查研究的结论。

“愚”是指那时中国最大多数的人民不但缺乏知识,甚至目不识丁,他们普遍认为读书只是“读书人”的事,与普通老百姓无关,他们中80%以上都是文盲。

“贫”是指中国最大多数人民的生活贫困,不少人是在生与死的夹缝里挣扎。

“弱”是指中国最大多数人民是无庸讳辩的“东亚病夫”,人民的生死存亡只得付之天命,所谓科学治疗、公共卫生根本谈不上。

“私”是指中国最大多数人民不能团结,不能合作,缺乏道德陶冶和公民常识,可说是“一盘散沙”。

针对这四大病症,晏阳初他们研究出“四大教育”之法,这就是:以文艺教育攻“愚”,培养平民的知识力;以生计教育攻“贫”,培养生产力;以卫生教育攻“弱”,培养强健力;以公民教育攻“私”,培养团结力。

五个结合

晏阳初平民教育和乡村建设理论的特点是紧密结合农村实际,平民教育和乡村建设联环扣合与整体推进,以达到改造乡村实际,创造新的生活,使广大人民成为有创造力、有知识力和公德心的“新民”的目的。归纳起来有五方面的结合:

一是教育与农民生活、乡村建设相结合。“不谋建设的教育,是会落空的,是无补于目前中国农村社会的。”晏阳初认为,平民教育的目标是适应、改良、创造实际生活,以全体人民的全部生活为起点,以改造民族(或民族再造)为目标。所以,在农村办平民教育,仅仅教农民识字取得工具而不使他们运用这些工具进行乡村建设是没有用的。

二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一方面使教育者先受教育,主张知识分子与农村实际相结合,与农民相结合,深入农村,向农民学习,“从农民生活中找材料”,根据农民需要编写适用的教材。另一方面,教育者必须将自己的知识简单易行地教给已识字和正在识字的农民,并且身体力行地示范。这样使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教育者不仅对农民进行知识的灌输和技能的训练,同时注意到使农民运用其知识技能以谋乡村的建设,使教育的结果成为乡村建设的力量,推进和促进新民社会的实现。

三是科学与农村实际相结合。晏阳初认为,民众教育的对象应该是全体民众,而中国最大多数的民众是在农村里的农民。“使农业科学深入民间”,这是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923年“平教会”成立之初,晏阳初就动员一大批农业科学家、教授去定县农村实地调查研究和实验,使科学与农村实际相结合,从农民的实际生活中找出切肤之问题,应用科学的实验,以求答案,加以推广。

四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晏阳初认为,平民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民族的新生命,塑造民族的新人格,促进民族的新团结。平民教育的“平”字,一是人格平等,二是人人均有受教育的机会,三是治国平天下。因此,平民教育的目的,不只是使受教育者取得识字的工具,而是要通过平民教育这种手段,达到改造民族生活,使民族再造成为有觉悟有道德有公共心有团结力的新民族。

五是个人与集体相结合。晏阳初知道中华民族的伟大与智慧潜力,我们的祖先曾对世界文明作出过伟大的贡献。但近百年来,由于受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封建主义、官僚地主的压迫剥削,使得他们大多数人变得愚昧无知、自私自利、贪图安逸、不求上进。因此,晏阳初在“公民教育”中创立出一套提高民族自觉心的“组织教育”的方法。

巴中广播电视报记者 魏文明 整理)

推荐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