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良成:利民村的利民书记

王良成,平昌县发改局派驻土兴镇利民村第一书记,在巴中,他或许是最“有名”的第一书记——党的十九大代表、全国第四批岗位学雷锋标兵、四川省优秀共产党员……而现年58岁的他,或许也是我市年龄最大的第一书记。

从2014年驻村,2015年担任第一书记以来,王良成带领村民们建基础、兴产业,忙着根治“穷症”,短短6年多时间,他让利民村脱胎换骨……

第一书记

王良成看望村里的老人

忠孝难两全

他带着母亲的嘱托进村

2014年9月,驻乡一年,完成原双鹿乡茶叶产业发展指导督导工作,52岁的王良成刚回局机关,又作为骨干,抽调到扶贫驻村工作队,到局里挂联帮扶的贫困村双鹿乡利民村驻村。

虽然是县发改局的干部,但从农村走出来的王良成对农村十分熟悉——在做“十二五”规划时,平昌县500多个行政村,有80%都留下了王良成的足迹和汗水。

而这一次抽调他驻村,王良成十分纠结——87岁的高龄、瘫痪在床的母亲病情愈发严重,91岁高龄的父亲也需要家人照顾。然而,这次脱贫攻坚任务重、时间紧,局里的年轻同志缺乏农村工作经验,亟需一位熟悉农村工作的老同志进驻到村里。就在王良成难以抉择的时候,躺在病床上的母亲给他说:忠孝难两全,你就放心去工作。

怀着对母亲的愧疚,王良成踏上了驻村帮扶之路。23天之后,母亲溘然长逝。

王良成说,母亲虽然是一名农村妇女,但却是他最好的老师。“我刚参加工作,离开家那天,母亲给我说的话我现在都记在心里,她说:儿子,我们这个家穷,你读书出来也不容易,你出去工作了不能去拿老百姓的钱财,不能去占集体的便宜,要好好干工作。”王良成说,母亲的教育影响着他一生,所以他刚进驻村里开第一次村民大会时,王良成在会上向村民们作出了五点承诺:不喝酒,不抽烟,不打牌,不和女同志开玩笑,不拿村民一针一线。“后来有些村民要给我送鸡蛋、送腊肉,我都要想办法付钱。”王良成说,无论是在机关工作,还是驻村工作,他对得起组织几十年的培养,也没有辜负母亲对他的期望。

被村民们“强留”

他承诺不脱贫不离开

2015年6月,实施精准扶贫,选派驻村第一书记,考虑到因为驻村,王良成本就没有与母亲见上最后一面,而且家中还有一位90多岁的父亲需要照顾,于是组织上准备撤回王良成,另选派干部驻村任第一书记。

然而,虽然在利民村驻村不到一年时间,王良成就赢得了村民们的信任,并与村民们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听说要撤换走王良成,村民们纷纷找到驻村组的干部,强烈要求留下王良成继续带领他们脱贫奔康。有村民更是“威胁”:如果你们要把王同志换走,我们就跑到县委去把他要回来!

见此情形,王良成的眼睛热乎乎的,他向乡亲们承诺:利民村不脱贫,我绝不离开!

王良成叫回了一直在外务工的大哥,租房住在县城,陪伴年迈的父亲,自己专心致志留在利民村,带领乡亲们脱贫奔康。

面对一揽子困难事

他誓让村子脱胎换骨

实际上,从2014年驻村后,王良成就掌握了利民村的各种情况。“402户村民中,亟待改建的土坯房达237户,105户贫困户,重病大病23人,2013年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还不到2000元……”一连串数据,王良成烂熟于心。

第一书记-3

利民村新貌

王良成说,他刚到利民村时,村民们最大的呼声是改善交通条件。“10个社均没有社道路,全村唯一一条村道路是泥巴路。”说到村里曾经的交通,王良成给记者讲述了他刚担任第一书记时的两件事:

村里有一户村民养了一头肥猪,夫妻俩准备把猪抬到双鹿去卖了,没有公路,只有走小路。“两口子用背架子抬着猪过了河沟,爬到半山腰,猪一挣扎,两口子都摔倒了,猪连同背架子滚到了坡下。”

村里一位曾经的村委副主任,当时已经年近七旬,“他家住在山上,我去他家里走访时,他拉着我的说:王书记,要是你把我们山上这十几户人的路修通,我可以把你喊一声‘爹’。”

曾经的利民村,吃水同样是件“老大难”的事。“利民村以前患癌症的村民比较多,前些年因癌症死亡的村民就有20多人,我们怀疑是饮水的问题。”王良成说,村民们以前吃水都靠自己打井,而一到天旱时,甚至无水可吃。

基础设施条件差,村民们的思想意识同样落后。“当时,有些村民自私心理十分严重,对自己有利的事据理力争,对他人有利的事漠不关心;有些邻里之间,时不时会为了点鸡毛蒜皮的事吵架甚至打架。”

要打赢脱贫攻坚这场战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必须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而当王良成来到利民村时,村里的四职干部、党员普遍年纪较大,文化程度偏低,要靠这样一直队伍带领全村致富奔康,实在是困难。

面对这一揽子现实村情,王良成一开始就感受到了自己肩上的担子。“当时,县里主要领导到利民村调研,了解了村里的情况后,他给我提了一个要求:让利民村有所改变。但我当时暗下决心,一定要尽全力让利民村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王良成说。

查民情、做规划、跑项目,王良成白天黑夜连轴转,并归纳总结出利民村贫困的原因:基础设施落后、交通不便;“种粮吃饭、养猪过年”,村民商品意识、市场观念差;缺乏产业支撑,精壮劳力大量外出,村里“空心化”严重;农田水利基础脆弱,抗自然灾难的能力差;重病、大病人员多,因病致贫严重;百姓生产技能十分落后。

在摸准“病因”后,王良成对症下药,在调研的基础上开出了一系列治穷“处方”:夯实发展基础,修路兴水利;解决发展滞后问题,调整产业结构,回引创业兴产业;解决民生问题,按照,精准扶贫“五个一” 要求,规划实施75户贫困户实施易地移民搬迁工程、实施危旧房改造127户;实施安全饮水工程实现所有村民用上安全的自来水;改造村小学、卫生室实现适龄儿童村内入学,一般疾病就近治疗;在贫困户增收项目上实施户养百只鸡,户养百尾鱼,户植百株果,户植百株椒,户种一亩药,人年增收五千元的“五个一”增收计划。并为利民村的脱贫摘帽确定了时间表:一年打基础,两年上规模,三年见成效、四年全摘帽。

修路治水建新房

利民村入选平昌“十大新村”

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是脱贫攻坚的一项重大工程,更是贫困群众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的重要支撑。为利民村治“穷病”,王良成首先从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入手,而村民们急切盼望的“有好路”首当其冲。

第一书记-2

王良成为瓜蒌基地发展出谋划策

按照一事一议村民自治的方法组织发动村民投劳筹资大力推进村道公路建设。而村里修路这件大事,王良成可是动脑筋调动起了村民们最大的积极性。“要改变村民们过去‘等靠要’的思想,就要让他们参与到修路这个工程中来。比如我们在修建一社的社道路时,在短短几天时间内,我就组织村民们筹集了8万多元,然后组织有劳动能力的村民出力修路,这样来发挥村民们的积极性。而在修路的过程中,我和村两委的干部也参与其中,并自掏腰包给大家准备防暑药品、矿泉水、香烟等物品。”王良成说,修路这项工程,既改变村民们思想,也密切了干群关系。

王良成自豪地告诉记者,现在的利民村,宽阔的水泥路网密织,通到了家家户户,没有一条断头路,“有的村民笑称利民村现在也有‘一环路’‘二环路’了。”

村里的路建好了,村民们饮用水的问题也解决了。“现在村里402户村民家家户户都用上了自来水。”王良成告诉记者。

在解决交通和饮水问题的同时,王良成同时也在解决村民们住房的问题。“以前村里有60%的村民住房都是破烂的土坯房,后来我们通过争取政策,75户贫困户实现了异地搬迁,改造了127户村民的住房。”据王良成介绍,利民村也被评为全县十大新村。

回引人才强产业

村民人均收入涨了近9倍

基础设施条件改善了,要让村民们的腰包鼓起来,还得靠产业来带动。而现在利民村的产业,用村民们的话来说是:要啥有啥。

“以前年轻一点的村民大都是外出务工,留在家的老年人靠传统种养殖自给自足,没有商品经济意识。”王良成说,为了普遍增收,他动员村民们实施“五个一”增收计划——户养百只鸡,户养百尾鱼,户植百株果,户植百株椒,户种一亩药。

交通条件改善后,利民村到平昌县城的距离缩短到了23公里,村民们养的鸡、鱼,种的水果销售也不再是难题。“我们利民村的土鸡现在小有名气了,城里很多人经常开车到村上来买鸡。另外,我们村里建起了网络电商平台,村民们养的鸡,种的红心柚、沃柑随时都能发往省外。”

去年底,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利民村划归到花椒产业大镇——土兴镇。利民村以此为契机,发展起了花椒产业,全村种植了500亩花椒。除了青花椒,300亩瓜蒌种植基地更是利民村的亮点产业。“去年我们村的瓜蒌产业还上了央视的。”利民村瓜蒌种植大户王新平自豪地告诉记者。

利民村地处两山夹一沟的夹皮沟,村里有条小河,王良成刚到村上时就打算在这条小河里“做点文章”。“以前这条小河里啥也没有,一河水哗啦啦白白流走了。河水也是资源,不能让这资源就这样浪费了。”王良成说,通过市场调研,他发现小龙虾近些年比较俏,于是便引进企业发展起了小龙虾产业。“我们利民村的小龙虾主要销售平昌、巴中、达州,每年都是供不应求。”

第一书记-4

利民村瓜蒌产业

记者注意到,在利民村发展产业的大户几乎都是本村村民。这些大户告诉记者,这多亏了王书记到村里来之后开展的“回引”工程。瓜蒌种植大户王新平告诉记者,以前他在北京搞工程,“常年在外头飘,家里老人孩子没人照管,想回来照顾老人孩子,又挣不到钱。”王新平说,就在他两难时,王良成给他打去了电话,“王书记说现在从中央到地方对农村的发展支持政策很大,希望我回来发展产业。”王新平说,他从十多岁开始就在外工作,虽然是农村户口,但自己对农业一窍不通。“后来在王书记的鼓励下,我心一横就回来了。”王新平说,回到村里后,王良成和村两委干部帮他联系产业,带他考察产业,最终他确定了发展瓜蒌种植产业。“去年,我种植的280多亩瓜蒌纯利润接近40万元。”王新平说,这远比他在外做工程轻松。

“2019年,我们村土地流转费用和村民们在产业园务工工资结算达到了64万余元。去年,我们利民村人均收入达到了16000多元。”王良成称,短短4年时间,利民村人均收入增长了近9倍。

培养村干部接班人

平均年龄降了20岁

2017年底,利民村顺利摘掉了贫困帽。“驻村工作队迟早是会离开的,我们撤走后,如何保证村里的‘领头雁’同样强有力,这需要我们在村级组织建设上下大力气。”王良成说,从担任利民村第一书记的第一天开始,他就在谋划利民村村级组织建设。

担任第一书记之初,王良成就给县委组织部写了一份关于利民村村级组织建设的建议,“这个建议的核心就是采取‘4+N’的模式,培养年轻党员干部,激发基层组织活力。”王良成介绍,“4+N”中的“4”是指村支部书记、村主任、村文书和村副主任,“N”是指思想品德良好、文化水平较高的中青年村民。“这几年,我们回引了一大批年轻人回到村里创业发展,在这些人当中,我们发展党员,有意识的让他们协助四职干部的工作,为的就是培养接班人。”据王良成介绍,利民村四职干部的平均年龄从几年前的60来岁降到了目前的40多岁。通过记者走访,利民村村民们对村里的年轻干部十分认可。

“无论是脱贫攻坚,还是乡村振兴,村干部是排头兵,是中坚力量。因此村干部的素质、能力尤为重要。”王良成称,如今,利民村的党员干部队伍形成了梯队,并着重培养一批“80后”“90后”大学生,着眼于未来队伍年轻化。王良成说:“可以这样说,如果我们驻村工作队现在就撤走,目前村里的村干部队伍同样能带领利民村继续发展,更年轻一些的大学生们同样能顶得上来。”

驻村6年,带领着村民们一点一滴地改变着这个村子,王良成早已被村民们当成了亲人。“王书记是个干实事的人,像头‘老黄牛’。”76岁的老党员李成恩说。村民邓大莲说:“要是没有王书记,我们现在可能没从贫穷的泥潭里爬出来。”

王良成说,这6年,就像抚养孩子的过程,“在自己精心照顾、呵护下,看着自己的孩子一天一天成长,很有成就感。”

(巴中广播电视报记者 魏文明 文/图)

推荐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