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带领2000多名贫困人口持续增收——“蜂王”陈桂均的“甜蜜”事业

■本报记者 魏文明 文/图

陈桂均是巴中野蕊蜜源蜂业有限公司的董事长,虽然才34岁,陈桂均却头顶很多光环——巴中“蜂王”、青年企业家、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

产业扶贫引导者——这是陈桂均这几年获得的又一个美誉,更是对他这些年在产业扶贫方面的认可。短短3年时间,带领2000多名贫困人口摘掉贫困的帽子,持续、稳定增收,他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做到的?本期,记者和您一起去了解他的扶贫故事。

脱贫-3

深山里的贫困村,村民世世代代穷怕了

巴中北部边缘,临汉中南郑,铁厂河国有林场,广袤的森林如一床厚实的被子,将群山覆盖得严严实实。这个林场,虽然因“最美护林员”景祥俊而逐渐被更多的人知道,但外界依旧少有人至。

从原铁厂河场镇街道,沿着新修的水泥路一路蜿蜒盘旋,司机师傅不停在一二档切换。艰难爬行了40多分钟,记者一行方才到达采访目的地——通江县苟家坪村。

苟家坪村不大,仅有50多户人。在这1300米海拔、丛林覆盖的高山上,苟家坪村如同“世外桃源”——只不过,居住在这块“世外桃源”的村民们生活条件却十分艰苦。

“一上苟家坪,十里不见人。男的要出嫁,女婿难上门。”这首打油诗曾在苟家坪村流传了数代人,这也是这个村子曾经的真实写照。

对70多岁的村民蒋启祥来说,家所在的这方圆几公里密林,如同被孙悟空用金箍棒画了一道圈,圈里是他的生活区域,随着年纪越大,他几乎很少下山。妻子身体不好,儿子常年在外务工,蒋启祥痀偻的身躯扛起所有家务、农活,而且还要照顾不到三岁的小孙女。蒋启祥说,儿媳妇几年前就跑了,“她是从汉中那边嫁过来的,我们这里穷很了,留不住她。”

“我们这里属于高寒边远山区,地广人稀,以前吃水靠天,出门靠走,通讯靠喊,种点庄稼经常被野猪和熊糟蹋,真的是要啥没啥。”提起贫困,村支书杨胜义顿了顿说:“穷怕了!”

2014年,苟家坪村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村。从此,这个世世代代被贫困折磨的村子开始发生巨变。

短短几年间,自来水通了,点灯亮了,一条水泥路穿越丛林,从山脚铺到了山顶……硬件提升了,但要想让村民尤其是贫困村民快速、持久增收,还得靠产业带动。

就在村里寻找产业的时候,陈桂均带着产业来到村里……

脱贫-4

他让村民尝到了“甜头”,300箱蜂带来真金白银 

爷爷养蜂,父亲养蜂,从小耳濡目染,34岁的陈桂均也早已是养蜂的行家里手。

依托巴中广袤的森林资源和农业资源,陈桂均的巴中野蕊蜜源蜂业有限公司在对生态蜂业全产业链进行开发的同时,也在扶贫助困的道路上不遗余力。

当陈桂均带着养蜂产业来到苟家坪村后,这里的村民们挣到了真金白银,更看到了希望。

蒋启祥家一直在养蜂,但多年来,他家的一口蜂箱却并没有招来多少蜜蜂,蜂蜜产量少得可怜。“往年一年的蜂蜜只够孙儿冲开水,量少了,换不来钱。”蒋启祥说,去年,陈桂均教了他几招后,蜜蜂成群结队钻进他家的蜂箱。“我养这么多年蜂,去年是第一次有蜂蜜卖,而且我一箱蜂蜜还卖了1000多块钱。这还多亏陈老板教我的技术啊!”学到新技术,而且也尝到了养蜂带来的甜头,蒋启祥说,他还准备多养几箱。

向贫困户免费传授养蜂技术,产蜜后,再拿现钱从贫困户手中将蜂蜜收走,这种“传技术,包销售”的模式,陈桂均已经进行了多年。

尝到甜头的远不止蒋启祥一家,苟家坪村的刘云华曾是贫困户,也从来没有养过蜂,去年年初,在陈桂均的鼓励和帮助下,刘云华一次就养了十多箱,“这十几箱蜂蜜我卖了一万多。以前想挣一万块钱的话,光靠点儿庄稼,几年估计都悬。”刘云华说,今年,他已经将养蜂规模扩大到了20多箱,“这比养其他啥子都踏实,陈总不光教我们技术,他还包收购蜂蜜得嘛,我只管好好养就是了。”

陈桂均的产业扶贫模式不止此。

在苟家坪村,如今的300箱蜜蜂已经成为村里最稳当的集体经济收益。这是陈桂均采取“企业+村集体经济+贫困户”产业扶贫机制的成果。“举个例子:我们与一个村合作,村集体出资建设,我们公司给予技术支持,并负责销售,每年确保村里保底资产收益为6%,比如这个村投资20万,养了200箱蜂,这个村每年的保底收益在1.2万元,然而这1.2万元由村里平分给每个村民。如果这个村将基地交给我们公司托管,30%的产量分成定价结算受益高于保低收益的话,我们按照最高的利益分配机制结算。”陈桂均说,这样的模式,能够确保每年村集体经济收益有1.2万元至5万元。

对于这种产业模式,苟家坪村村民刘云华笑称为“躺赚”,“集体经济养蜂,财力、物力和劳力这些我们啥都不需要出,年底家家户户都有集体经济收益分红,你说这是不是‘躺赚’嘛?”

脱贫-1

悬崖之上筑蜂巢,乡村旅游有了基础

陈桂均的到来,让苟家坪村的贫困户尝到了养蜂的甜蜜,而远在100公里外的通江县至诚镇尖山村、洪山塘村的村民们也闻到了甜蜜的气味。

砍树、扎围栏、清理道路……7月28日中午时分,尖山村村民们干活的场面比头顶的烈日还热火。

村民们的激情,来源于即将在村里上马的产业——野蕊蜜源蜂业与村里合作,在村里建设养蜂基地。

“这几天我已经挣了500多了,当天做完当天结算,现过现,没有欠账,陈老板耿直得很!”韩林经是村里的贫困户,这几天正在基地做开荒的活,提起陈桂均,韩林经称赞不已。

在陈桂均的包里,装着厚厚一摞收据,这是尖山村、洪山塘村基地前期开荒平整支给村民们的工钱。“150块钱一天,每天结算一次,我们找来干活的大都是贫困户。”陈桂均说。

尖山村的养蜂基地一面是笔直的悬崖,一面是交通要道,据村支书殷更新介绍,在基地的这面山崖上,将挂上近百个蜂箱,届时,这里将成为小魏路上的一道靓丽风景。“我们这个养蜂基地建成过后,也将为我们村发展乡村旅游奠定基础。”

据殷更新介绍,尖山村虽然是非贫困村,但村里曾仍有十多户贫困户,“虽然现在贫困户都已经摘帽了,但得防止他们返贫。”殷更新说,经过前期到野蕊蜜源蜂业公司以及一些成熟的基地考察,最终村里确定建养蜂基地,发展养蜂产业。“我们考察了野蕊蜜源蜂业多个基地,发现这个公司对村里的经济,尤其是对贫困户持久增收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村民也可以自己养蜂,野蕊蜜源进行免费技术指导,村民挣的钱都是自己的,而且每年基地还有分红。”

脱贫-5

打造秦巴蜂蜜第一品牌,3年助两千余贫困户增收

其实,陈桂均几年前刚参与到产业扶贫中时,并没有现在这些模式。“一开始纯粹就是做公益,免费教贫困户养蜂技术。”陈桂均说,与更多的村进行各种模式合作,建设养蜂基地,陈桂均说这是因为他有点“私心”——打造秦巴山区森林蜂蜜第一品牌。

“将野蕊蜜源打造成如同通江银耳、南江黄羊这样的品牌,就需要更多的村、更多的村民参与进来。”陈桂均说,这样就能保证野蕊蜜源有足够的产量和稳定的质量。

在陈桂均看来,扶贫并不是简单的做公益,献爱心,“真正的扶贫除了让贫困群众学到技术,更要让贫困群众通过所学的技术持续增收,让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而且我们企业也能获利。”陈桂均说,这种多方受益的扶贫方式才能持续、稳定。

2017年以来,陈桂均通过这种方式,带动了全市15个村发展养蜂产业,涉及贫困人口2000多人,贫困户年均增收最低3000元。“有一户贫困户养了60多箱蜂,一年就可以挣6万多元。”陈桂均告诉记者,野蕊蜜源蜂业每年蜂蜜产销量达80吨,其中不少是贫困户养蜂所产。

陈桂均这些年在扶贫上的付出,也得到了认可和荣誉,2018年,野蕊蜜源的产品获得“四川扶贫”商标认证,去年,陈桂均获得“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荣誉称号。

脱贫-2

将建养蜂技术培训学校,让更多农民端上“金饭碗”

建一所养蜂技术培训学校,这是陈桂均的又一个计划。

据陈桂均介绍,目前,四川农业大学、浙江农业大学、福建农业大学等高校有专门的蜂学系,“这些学习的蜂学系录取分数高,而且录取人数较少,对绝大部分有养蜂意愿的农民朋友来说,去这些高校学习养蜂并不现实。”

陈桂均的这个计划,底气来自于野蕊蜜源拥有专业的技术团队和丰富的养蜂经验。“我们与更多的县区或乡镇合作,由乡镇或者村推荐有养蜂意愿的村民来养蜂技术培训学校学习。通过一个星期的学习,让学生学习到所有的养蜂技术和操作要点。”陈桂均表示,通过养蜂技术培训学校,让更多的农民朋友学习能听懂、能实际操作的养蜂技术,让他们从外行变成内行,由生手变成熟手,掌握一门一劳永逸,代代受益的致富项目,让养蜂成为老百姓脱贫致富的“懒庄稼”,产业发展的“金疙瘩”。

推荐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