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乡村人才振兴 首批600余名村干部即将大学毕业

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人才支撑是关键。2018年,巴中全面启动村干部学历提升计划。用3年时间,全面提高村干部综合素质,达到每村的村干部或后备干部中,有一名大学生。7月2日,首批600余名学生已完成全部计划课程和考试,进入毕业预审。

【首批毕业】

●近3年来,巴中1937名村干部上大学

●选择农村行政管理专业1903人、农村经济管理专业28人、畜牧兽医专业6人

●目前,2018年春季学生已完成计划课程学习和考试,进入毕业预审,所有学生均能按期毕业

●其他批次的学生均能按计划参加学习和考试,日常考试中,参考率达93%,合格率达98%

【培训“升级”】

●初步决定将开展学历提升教育的对象及条件由以前的村扩展到村、社区、乡镇在职干部、后备干部

●在职干部的年龄进一步放宽到45岁,后备干部年龄放宽到40岁

●学历层次从第一轮的大专提升为包含大学专科和本科

巴中也从村干部培训中尝到了“甜头”,村干部学员边学边用、学以致用,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后,要让村干部在引领乡村振兴中发挥更大作用,巴中还有新招。

【助力脱贫攻坚 开展全省最大规模村干部学历培训】

巴中市委组织部曾对全市村“两委”主要负责人及村级后备干部的学历状况进行摸排、梳理发现,当时全市2565名村(居)委会主任中,大专以上文化仅占7.5%;全市5440名村级后备干部中,大专以上文化占35.5%。知识储备不足、受教育程度不高、专业结构不合理、高学历人才稀缺、面对农村复杂局面缺乏方法是村干部队伍面临的普遍问题,也是制约乡村人才振兴的主要瓶颈。

2018年,巴中发布《关于开展村干部学历提升教育的通知》,采取“市校合作”“财政补贴”的方式实施“村干部学历提升计划”。培训目标为具有高中(中专)文化的巴中40岁以下在职村干部和35岁以下村级后备干部,通过巴中电大系统的平台开展国家开放大学(原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或自学考试等途径,经过留存党费补助、财政补助后,学员个人只需花费1600元。学员修满教学计划规定课程总学分且考试成绩合格,获得大学专科毕业证书。2018年春季学期开始,巴中近2000名村干部、村后备干部,由各区县委组织部动员、推荐、审核后,开始了他们的大学生涯。

巴中广播电视大学校长李建平介绍,巴中电大接受任务后,及时向四川电大汇报,沟通协调将地方自设课程纳入整体教学计划和学分管理体系、专班教学计划等。四川电大多次深入巴中调研指导,帮助定制专项方案,保证了教学计划更加接地气,其指向性、实用性更强。

村干部学员读大学并不需要脱产或者住校,而是采取网络教学、集中面授辅导、网上答疑讨论等方式进行,学习期间不影响学员正常工作。在日常教学中,为保证教学效果,严格每月一次督查,及时在班组群进行通报,倒逼学生按时按质完成学业。

课程的针对性、实用性、助推成果转化是村干部培训的显著特点,比如,发动学生结合本职工作,按照一个学期提交一个案例,定期在论坛上进行交流分享。在开展农村实用公文写作、乡村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农村村务管理、农村依法治理五门地方特色课程教学的同时,针对农村工作实际,开设了地质灾害预防、食物中毒、公共卫生、迷信活动、邻里纠纷、酒席之风等20个热难点问题、专题,分期分批组织学生进行研讨交流。

【引领乡村振兴 打造村干部培训“升级版”】

通过近3年的培训,不少学生还觉得“不过瘾”:需要学的知识还有很多,不少人不满足目前的大学专科毕业证,还想继续深造,拿到大学本科毕业证。对于全市而言,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更需要大量有知识、懂专业的基层干部。在此情况下,巴中将在成功培训近2000名村干部之后,继续纵深推进,打造“升级版”培训。

巴中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委基层治理办公室主任罗上莒表示:“村(社区)干部学历提升教育工作要制度化常态化,并深入持续推动,确保为巴中乡村振兴发展培养一批又一批具有高素质的实用人才。”

据了解,巴中初步决定将开展学历提升教育的对象及条件由以前的村扩展到村、社区、乡镇在职干部、后备干部;在职干部的年龄也进一步放宽到45岁,后备干部年龄放宽到40岁;学历层次也从第一轮的大专提升为包含大学专科和本科,促进村(社区)干部学历提升教育加档升级。

推荐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