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记忆】历史的见证

岁月沧桑,巴山不老。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里的一件件革命文物依然清晰地记载着那段革命历史。近日,记者来到位于巴城南龛山半坡上的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探寻革命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

...

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

拿生命守护的木刻画像

在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一幅木刻马克思画像格外引人注目。

在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相关负责人李芝兰看来,这幅画倾注了作者的感情,该画不仅成为川陕苏区人民多年来景仰的杰作,也给所有亲眼目睹这幅马克思像的人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画像的作者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廖承志,于1933年在川陕革命根据地工作期间创作的。“该作品是今天研究川陕苏区普及马列主义教育和绘画木刻艺术的极为珍贵的实物标本。”李芝兰说。

1933年,红四方面军反“三路围攻”胜利后,巴中县第四区苏维埃机关所在地设在伪县长吴湘的二弟吴洪坤的宅地,这幅马克思画像就贴于其宅院的堂屋。1935年,红四方面军奉中央命令配合中央红军入川长征,离开了苏区,房屋被还乡团夺了回去。

还乡团听说这里贴有马克思画像,便四处追查。第四区苏维埃的同志得知这一消息后,通过为该宅院堂屋更换神榜的方式,巧妙地将马克思像贴在神龛里面,外面再以神榜覆盖。还乡团在屋内翻箱倒柜地搜查,只有那神榜没敢去动。

还乡团找不到画像,就把第四区苏维埃机关所在地西溪村的苏维埃主席谭永兴抓起来审问,严刑拷打,企图弄清马克思像的下落,但谭永兴始终没有说出藏画的秘密。此后,还乡团就没有再追查此事,川陕苏区革命群众用鲜血和生命保护了这幅马克思画像。

1959年,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在开展红军文物普查时,找到了这幅画像,随即将其征集回馆珍藏,陈列在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供人们瞻仰。李芝兰介绍,画像贴于篾笆石灰壁,不能揭起,故在征集时,是将高66公分,宽55公分张贴画像的墙壁整体切割下来的。尽管历经几十年的风风雨雨,石灰墙周围表层有些破裂,但贴于石灰墙上的马克思画像依然完好无损。

石刻《宪法大纲》的见证

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的石刻陈列廊里,陈列了一通石刻文献《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以下简称《宪法大纲》)

记者看到,石刻《宪法大纲》全文竖排,字间适度,版面大方庄重;字体楷书,工整遒劲,制工精细;标题字高11厘米、宽11厘米;小字高3厘米、宽4厘米;整块版面由3张长方形石板组成,总高为220厘米,总宽为300厘米。

1932年12月,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和川陕边区人民创建了川陕革命根据地。1933年2月中旬,在通江召开了川陕省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通过了《川陕省苏维埃临时组织法大纲》,正式成立了川陕省工农民主政府。大会庄严宣布《宪法大纲》为指导川陕省各项工作的根本大法。川陕省苏维埃政府于1933年2月25日全文翻印了这个文献。“它是我们党在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历史见证,为研究我国法制史提供了实物文献资料。”李芝兰介绍。

...

马克思画像(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珍藏)

推荐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