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平:有机葡萄串起致富梦

巴州区化成镇蟒螳村益民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葡萄园里,紫黑饱满的葡萄挂在藤上,一排排、一串串,在清晨的阳光下越发显得诱人……这是施平的有机葡萄园里最早成熟的品种“早夏玫瑰”。

今年已经是施平“搞农业”的第8年个年头。7年前,施平在外地做工程,“挣了些小钱”。然而,他并没有“小富即安”,而是把所有的积蓄投到了葡萄园里,这让很多人大吃一惊,且无法理解。

都知道有机葡萄好吃,但背后的艰难却鲜为人知。尽管“搞农业比搞工程难多了”,赚的钱也只能基本持平,但施平依然很乐观。“说到底我还是有抱负的,我热爱这一方土地,希望能在这片土地上做出一番成就。”

施平-1

去年栽下的红脆李今年已经有少量挂果,施平很开心

门外汉返乡“搞农业”,被失败“炼”成种植能手

“我们这的葡萄都是有机、生态的,好吃得不得了!”

“好的好的,欢迎您前来采摘品尝!”

6月19日上午8点,巴州区化成镇蟒螳村益民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施平一边忙碌地接着顾客的咨询电话,一边在棚里查看葡萄的长势。

葡萄园里,紫黑饱满的葡萄挂在藤上,一排排、一串串,在清晨的阳光下越发显得诱人……这是施平的有机葡萄园里最早成熟的品种“早夏玫瑰”。

今年已经是施平“搞农业”的第8年个年头。

早在1992年,为了让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施平远赴宁波务工。

2012年底,为了方便照顾家中的老人和小孩,也为了给家乡发展、百姓增收出一份力,施平决定带着自己多年干土石方工程的积蓄,回家流转土地,做特色产业种植。

然而,这一决定却遭到了施平父母、妻子及其他亲友的一致反对。“父母非常生气,说他们在农村搞了一辈子农业都没有赚好多钱,我本来搞工程搞得好好的,咋还走他们的老路?”

但施平没有退缩。经过多方考察学习,2013年4月,巴中市巴州区益民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在化成镇蟒塘坝村正式成立。

一开始是种生长周期短的蔬菜。精心侍弄下,蔬菜丰收了,施平满心高兴,却在销售时被杀了个“下马威”。“卖不起价,亏了十来万。”

施平再次外出考察,发现了“有机葡萄”当时在巴中尚属空白的领域。“2014年,我开始种植葡萄,并决定搞生态有机种植,初期种了30亩。然而我也是个门外汉,对葡萄种植的技术和所需环境有很多不了解的地方,就按种蔬菜的方法种,结果导致当年种下去的葡萄苗子死了一半。”

面对又一次的失败,施平痛定思痛,积极寻找原因。不仅专门从成都请来专家进行指导,在网上学习专业知识,还积极地到各基地“取经”。功夫不负有心人,施平终于成了远近闻名的“种葡萄能手”,如今,他的有机葡萄已经成了巴州区生态农业的一张名片。

施平-4

葡萄园工人帮助顾客采摘葡萄

教技术,给岗位,带乡亲共圆致富梦

6月20日是施平的有机葡萄园开园的日子,他早早地在朋友圈转发了开园的消息。这几天来,施平平均每天要接到几十个咨询和订购的电话。“第一批早夏玫瑰大概有一万斤,接下来一直到十月初,我们还有京亚、黑吧拉多、夏黑、阳光玫瑰、金手指、乒乓球等8个品种,总产量3万斤左右,产值大概60万元。”

有人说,施平卖的葡萄“不好看”。对此,施平需要解释一下:“卖相不好,没市场上其他的葡萄好看漂亮。但这正是有机、生态种植出来的产品。”

施平介绍说,他的葡萄园里完全不用化学肥料和化学农药,而是施用天然草食动物牛羊、兔粪、加生物菌剂发酵和使用生物菌肥,锄草也是完全靠工人用手拔。“市面上很多相同品种的葡萄比我们的葡萄大一倍,看起来很好看。但我们不用化学药物,不打激素和膨大剂,完全是自然成熟,所以个头不大,但是味道是最纯正的。”据施平介绍,他的有机葡萄都是有溯源码的,而且上市前会通过国家第三方检测权威检测,检测指标达240多项,安全标准可以达到出口指标,同时市场监督管理局还会委托中国检测研究院抽检一次,做到产品品质双保证。

有机葡萄种植成功后,施平将自己掌握的种植技术主动分享给愿意学习的村民。“搞农业”的热情一发不可收拾,施平又在蟒堂坝村和附近的白庙村子流转了200多亩土地,种上了芍药、红脆李、青脆李、血桃等,不仅让撂荒的土地重新有了生机,还为附近的村民灵活提供了80多个就业岗位。

“说到底我还是有抱负的,希望在农村干出点成就来。”施平说,他还在相邻的白庙村租下了400平方米的民居,准备开一家集种植、采摘、DIY为一体的新式农家乐,“到时候一定会带给大家不一样的体验!”

施平-3

葡萄丰收了

(巴中广播电视报记者  熊小慧 文/图)

推荐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