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值过百万 小龙虾做成大产业,带动10余贫困户

“90后”小伙返乡创业,在村里干起了鱼虾养殖。

创业之初,他上过当,吃过亏;中途,一场洪水让他差点血本无归。经历重重坎坷,小伙如今已是经验丰富的养殖能手。他的养殖场不仅年产值过百万元,而且还带动了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

未标题_全景图1

李劲平的鱼虾养殖场

小伙返乡创业,学习养殖小龙虾

120亩养殖场,一半养殖小龙虾,一半养鱼。在恩阳区关公镇,李劲平的养殖场颇有名气。

其实在2015年之前,李劲平一直在外经营工程机械。在乡亲们眼中,搞工程很挣钱,李劲平是个有本事的人。

“做工程看起来很挣钱,但是欠账不好收。”李劲平说,2015年,他就打算在经营工程机械的同时,再做点其他生意。正好,“回引工程”当时正大力实施,村里也希望李劲平回去带头搞产业,于是双方一谈就成了。

“当时餐饮行业的小龙虾十分火爆,市场上价格最高峰达到了50元/斤,而且我们巴中养殖小龙虾的人不多。”看到如此行情,李劲平决定搞小龙虾养殖。

在村两委的帮助和乡亲们的支持下,2015年底,李劲平在村里流转了100多亩土地,建起了虾塘。

龙虾1

返乡创业养小龙虾的李劲平 

上当受灾挫折不断,尝尽艰辛终成能手

在建设虾塘的同时,李劲平一路向东,到重庆、湖北、江苏等地挑选优质虾苗。

不过,进入小龙虾养殖这个行业并不是件简单的事。李劲平在起步过程中遭遇了多次挫折。

“我进的第一批小龙虾是成品虾,从江苏宿迁进的。”李劲平告诉记者,他通过网络,联系上了宿迁一家企业。2015年底,他到这家企业去考察,随后便决定第一批虾从这家企业引进。“35元/斤,我订了2000斤,对方说第二年开春给我送来。”李劲平说,到了2016年3月,小龙虾市场价正高峰时,对方却以这样那样的借口不发货,到了5月份,小龙虾大量上市,价格降低时才发货。“那个时候市场价只有20元/斤左右了。”李劲平说,这第一批货让他亏损了30000多元。

吃一堑,长一智。李劲平的第二批小龙虾是从重庆引进的,谈好各项条件后,对方企业第二天就把虾苗送到了。“由于天气和含氧量的原因,这批小龙虾运到后成活率就只有60%了。后来连续几天都在死亡,最终活下来的只剩下10%。”李劲平说,那一批他进了2100斤虾苗,最终只有200多斤成活。

而去年,“6·20”洪灾更是让李劲平损失了40多万元,“投放了1万多斤鱼苗,看到长大了,最后只剩下3000多斤。”

随着不断摸索、学习,如今,李劲平已经是养虾养鱼的能手。几年下来,他尝遍了艰辛。“搞水产养殖是个下细活、辛苦活,比照顾小娃娃还难。”李劲平说。

比特1

收获颇丰

年产值过百万元,带领乡亲奔富路

随着技术日臻提升,经验不断累积,现在,李劲平的养殖场红红火火,一年下来,产值达到了一百多万元。

李劲平的养殖场也给乡亲们带来了增收的门路。据记者了解,从2015年起步时,李劲平每年都会在村里招收10名贫困户到养殖场工作,“长期在我这里干的,一年的工资保底2万元,临时工每天的工资是80-100元。”

“在养殖场养虾、养鱼,虽然也辛苦,但总比在家里养猪、种土地挣钱多。”村民杨翠华在李劲平的养殖场工作了两年,她告诉记者,每年除了能挣2-3万元工资,而且离家近,闲时还可以做做农活,照顾家人。

“我是一名共产党员,而我也是九龙村的人,所以我有责任带领乡亲们一起致富。”李劲平说,接下来,他打算提升小龙虾、鱼类育苗技术,为村民们提供虾苗、鱼苗,并提供技术帮助,带动村里更多的村民从事水产养殖,将九龙村做成远近闻名的水产村。

(巴中广播电视报记者  魏文明 文/图)

推荐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