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双城志·文化同源⑳丨李禹阶:成渝联璧 打造西部新的文化增长级

2020年4月,就在全世界的生产生活方式遭受新冠疫情影响的时候,一部BBC推出的最新纪录片Du Fu: China’s Greatest Poet(《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成了一股文化清泉,滋润了众多读者的心。该片由历史学家迈克尔·伍德执导,在片中,伍德亲自走访探寻了唐代诗人杜甫一生的足迹,向不同文化背景的读者介绍杜甫波澜壮阔的一生。而且,曾在《指环王》中扮演“甘道夫”一角而全球知名的英国演员伊恩·麦克莱恩,现身片中用地道的莎士比亚腔诠释了《壮游》《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等15首杜诗,成为中国网络的一大热点。在片中,我们可以看到,迈克尔·伍德一路探寻着杜甫的足迹:从黄河到长江三峡,再到重山叠翠的湖南,入蜀出蜀,在长江上完成了伟大的诗篇。

QQ浏览器截图20200518104252

三峡风光。受访者供图

四川盆地独特的地理特征

孕育出同宗同源的巴蜀文化

入蜀出蜀,这自古就是天下文人和不少普通百姓的人生必修课。有唐一代,曾有“天下诗人皆入蜀”的盛况,除诗圣杜甫外,还有青史留名的“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及岑参、高适、元稹、白居易、刘禹锡、贾岛、李商隐、温庭筠等等诗人。到宋代更有黄庭坚、陆游、范成大、宋祁等等名家。而出川的蜀则有司马相如、扬雄、李白、陈子昂、苏轼、苏洵、苏辙、杨慎、郭沫若、巴金等等历代文坛名家大咖。

1589680608400061410

李禹阶

分析“杜甫们”这种前赴后继、持续不断的“入蜀出蜀”行为原因,曾任重庆师范大学副校长、现任重庆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三峡文化与社会发展研究院”院长的李禹阶教授认为,在当年交通不便的情况下,出川入川要么走西边“难于上青天”的蜀道,要么走东边“两岸猿声啼不住”的长江三峡。而普通人除了“少不入川”的悸动,更因为历史上五次大规模的入川移民运动改变命运。四川盆地独特的地理特征,使得巴蜀两地在自先秦一统之后,犹如一个巨大的吸铁石,兼容并蓄地发展着自己的文化血脉,在中华文明漫长的成长过程中,孕育出同宗同源的巴蜀文化。

即使到了近现代、甚至当下,这样的文化场景仍然在持续演绎。在2020年备受瞩目的路内长篇小说《雾行者》中,90年代的一位文学青年,溯江而上,到重庆参加文学活动,对这座城市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万丈闹市红尘之中,转眼却看见幽绿森林,附身、转角就看到两江合流。眺望长江的吊脚楼式建筑,层峦叠嶂,在20多年后成为洪崖洞那样的网红打卡点。这位文学青年不知道的是,也是在同一个年代,一位美国青年从成都来到重庆,前往涪陵,在那里教书,后来他写出了《江城》,成为在中国很有名的非虚构名家何伟。“坐慢船,由重庆顺流而下,我来到了涪陵。这是一个温暖、清爽的夜晚,在1996年八月的尾声。”何伟在《江城》开篇写道。

类似的长江场景,也曾出现在许鞍华导演的经典影片《男人四十》中。片中张学友和梅艳芳扮演的中年夫妇,在生活的重压之下,却愿意坐在电视机前看三峡的影片,夫妻合诵他们中学时代学的古文《前赤壁赋》:“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带着古韵的诵读,让我们看到在香港的摩天大楼中,在灰头土脸的中年人生中,三峡,长江,辞赋,散发出一种清纯无比的精神力量。

1589680619602035070

三峡风光。受访者供图

更多的人,在不同的时代,沿着蜀道,沿着长江,来到重庆,来到成都,来到四川盆地,在多个角落,成为巴蜀的子民。根据史料,在巴蜀的移民高潮中,第一批是秦汉时期,大批中原、北方移民进入巴蜀及三峡地区;第二批在两晋南北朝时期,第三批在隋唐五代两宋时期,第四批是明初及其后期,战争连年,民舍成墟,人口锐减,政府鼓励湖广民众迁入巴蜀及三峡地区等,形成“湖广填四川”的人口迁移高潮。最近一批则是在抗日战争时期,随着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大批工厂、学校、企业及其人员、家属随之迁移到重庆、宜宾、成都、乐山乃至四川更深的腹地。

同时在重庆师范大学和四川大学担任博士生导师的李禹阶教授,就是抗战日期从东南沿海移民到重庆的大批民众之一。李禹阶的父亲是浙江人,他本人1953年出生在重庆,长大、工作至今,是地道的重庆本地人。他长期从事中国思想文化史、区域历史研究,尤其是对三峡、巴蜀地理历史深有专研。

推荐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