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猫狗易躁动,当心被抓咬

俗话说,“菜花黄、狗发狂”,眼下正值春季,气候宜人,草木欣荣,猫狗等动物进入发情期,一些平日里温顺的宠物变得暴躁易怒。近日,记者从巴州红十字华龙医院了解到,目前是狂犬病高发期,前往医院注射狂犬疫苗的患者比起冬季显著增加,疾控专家提醒,市民出门时应多加注意,不要去逗弄猫狗等动物,谨防被抓、咬伤。

狂犬病-2

巴州红十字华龙医院护士正在为患者注射狂犬疫苗

 

天气回升穿衣薄,路遇猫狗要小心

3月24日早晨,市民温先生到巴城东城街道擂鼓村开展扶贫工作,正在跟村民聊天时,一条黑色大狗突然从路边冲出来,咬住了温先生的小腿。待温先生反应过来时,黑狗早就不知所踪,只在他小腿上留下了一个血肉模糊的“血窟窿”。

考虑到狂犬病是迄今为止人类唯一病死率几近100%的人畜共患急性传染病,温先生急忙赶到了巴州红十字华龙医院注射狂犬病疫苗。

外科医师马斌仔细检查温先生伤口后发现,温先生的右腿有单处贯穿性皮肤咬伤,属狂犬病三级暴露(狂犬病暴露的最高级),感染疾病的风险较大,需注射狂犬病疫苗和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如果咬伤出血,感染狂犬病的风险较大,这时需要在注射狂犬病疫苗的同时,还需注射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直接给人抗体,让人体产生对狂犬病毒的免疫能力。”马斌说。

同样是狂犬病三级暴露的小轩却没有注射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只注射了狂犬病疫苗。小轩的母亲黄女士解释道:“小轩是跟邻居家孩子一起玩的时候,被邻居家的宠物狗咬伤的,因为宠物狗是家养的,所以我认为没有必要注射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

该医院门诊部医师陈赋认为,市民不应对家养宠物掉以轻心,即使打过疫苗的宠物犬,被其它宠物传染后可以保证自身不发病,但却并不能排除其携带狂犬病毒的可能。

养宠物需注意,谨防伤人伤己

市民王女士家里养了一只白色小猫,平日里很温顺,从未将王女士及家人抓伤过。而在3月23日那天,王女士的侄女瑶瑶来她家做客,瑶瑶十分喜欢这只小猫,想将小猫抱至胸前。谁知,刚刚还十分温顺的小猫却骤然间换了一副模样,它在瑶瑶怀里剧烈挣扎,爪子还划到了瑶瑶的脸,留下了一道长长的划痕,幸好没有出血。

此外,记者了解到,我市还有很多养宠人士并未对宠物进行规范管理。走在大街上、小区里,随处可见不拉牵引绳遛狗的人士,许多市民对其十分反感,市民吴兰说:“常常见到一米多长、半人高的狗在街上乱窜,每次看到这样的情况我就提心吊胆,生怕被咬。”

“这段时间被家养宠物咬、抓伤而打狂犬疫苗的人明显增多。” 巴州红十字华龙医院门急诊科护士长何婷婷告诉记者,今年由于受疫情影响,市民减少了外出,被流浪猫狗咬伤的病例数量明显下降。“近年来,市民的防疫意识有所提高,就算是被自家宠物咬、抓伤,也会选择注射狂犬疫苗。”

春季是狂犬病的高发期,据巴州红十字华龙医院药剂科科长姜科良统计,近段时间前来注射狂犬疫苗的患者是冬季的两倍,从3月初到3月25日,该医院共注射狂犬病疫苗260余人次。

咬伤后要及时处理,狂犬病不可不防

原则上说,被动物抓咬后,只要有伤口,就要接种狂犬病疫苗,不可存有侥幸心理。最容易误解的就是“十日观察法”。

“十日观察法”,指的是被可疑动物咬伤、抓伤后,对该动物观察十天,如果它在十日内没有死亡,则证明该动物没有狂犬病。其实,“十日观察法”是国外最先提出的一种临床观点,而在我国目前的大环境下,由于猫、狗的疫苗接种率是非常低的,所以在国内不是太适合,即使猫、狗是健康的,也有可能会携带一些病毒。

“狂犬病要有两个必要条件:一是皮肤或黏膜有损伤;二是动物携带狂犬病病毒。其传染源主要为狂犬、外表健康的带毒犬,其次为猫、鼠、狼、狐狸等。” 巴州红十字华龙医院门诊部医师陈赋提醒,狂犬病虽有极大的危害性,但患者没必要过度恐慌。数据显示,如果被动物咬伤、抓伤后,患者能进行正确处置并及时形成抗体的情况下,狂犬病的成功预防率非常高。

狂犬病-1


相关链接:我国将狂犬病暴露分为三级,一级是接触或喂养动物时完好的皮肤被舔,简单说就是没有受伤;二级是裸露的皮肤被轻咬,无出血的轻微抓伤或擦伤,简单说就是受伤了但没有出血;三级是出血的损伤,黏膜接触或者受伤皮肤被舔。处理方式也对应分为三种:一级暴露无需处理;二级暴露需伤口处理及接种狂犬病疫苗;三级暴露需立即处理伤口并注射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随后接种狂犬病疫苗。

如果伤口达到二级或三级情况,则应该按照“清洗、消毒、接种”3个步骤来处理。具体来说:首先,浅表损伤应立即用肥皂水自行清洗15~20分钟,然后用碘酒、酒精等消毒。最后,要在尽早到正规医院接种狂犬病疫苗。

据了解,目前我市狂犬疫苗分两种,一种要注射五针,另一种要注射四针,针数一定要注射满,未注射满预防效果便会大打折扣。

巴中广播电视报记者 毛澜静)

推荐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