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工季,我市农民工从容就业

近段时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农民工主要从事的建筑、制造、服务业等大多推迟复工,有的工厂企业复工日期无法预计,一些地方封城封路,农民工返岗就业难。

这可让农民工朋友们犯了愁:走出去?熟门熟路,但走出去就得等待,多等待一天就少一天的收入;留下来?就得从头开始,熟悉而陌生的环境,也让他们心生顾虑。

08-1_看图王

走出去,依然是首选

“可以办健康证明,你们马上下来,我们23号就走。”2月21日9时,咨询了办理程序后,屈银付急匆匆地走出卫生服务站,一步跨上公路,拨通了儿子的电话。

屈银付50出头,巴州区天马山镇狮子寨村人,一家四口都在泉州市官桥镇安泰矿业务工,他是一名仓库管理员,儿子儿媳是技术骨干,妻子是普通工人,全家年纯收入在20万元以上,村民戏称他为“小地主”。

“我们属技术型工种,回家反而不好找合适的工作,外出务工还是首选。” 屈银付说,在外面上班,活路不重,工资还算可以,生活也习惯。今年春节回家看望父母后,他们计划初五就返程上班,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耽搁了他们20多天。近几天,看见到广东、浙江务工的村民陆续返程,他们很是着急。2月20日,公司告知,凭健康证明直接上班,今天一早,他就来到卫生服务站,咨询健康证明办理程序,“得抓紧时间挣钱。”

谢明周也很着急,31岁的他挑着6口之家的重担——赡养老人、供养儿子、日常开支……年底一算,开支不下6万元。“以后要给儿子买套住房,还要给自己存个养老钱。” 要实现这个现实目标,南江县关坝镇小田村的谢明周只好外出务工:在家务工,一天也就200元,活路还不一定有保障,一年难挣10万元。而外出务工,每天可挣300至400元,每月可上25天班,到年底,夫妻俩能带回十五六万元。

见他效益不错,今年春节,10多名村民找上门来,希望节后和他出去打拼,谢明周满口答应。不想疫情打乱了计划,他和村民们只好“宅”在家里,手机不离手,随时关注各地建筑工地开工、出行条件等情况,得知24日起各地建筑工地陆续复工,谢明周终于松了一口气。

我市常年在外务工122.7万人,今年春节期间返乡58.9万人。疫情发生后,全市对农民工去留动向做了全面摸排。“数据显示,近九成农民工还是首选外出务工。”市就业局副局长苟松涛说。

08-2_看图王

留下来,未来可期

2月12日,恩阳区文治街道柏林村村民杨尚富做了一个新选择:留下来,在家附近的汉巴南铁路恩阳河特大桥工地打工,不再返回北京。杨尚富今年53岁,此前长期在北京务工。如果没有这场疫情,半月前他就踏上返岗上班的火车。

促成这个新选择的,是汉巴南铁路的复工。2月初,村干部就询问杨尚富,汉巴南铁路、黄石盘水库马上要复工,还差建筑工人,是否愿意去。

“每天300元,和北京一样。”在了解了工资待遇后,2月13日,杨尚富和50名村民相约,前往恩阳河特大桥工地打工。他告诉记者,现在年龄大了,经不起“候鸟”式的奔波,留下来,既能挣钱,又能和老伴互相照应。“更值得期盼的是,高铁修好后,配套建设还需要招人,我先来混个脸熟。”杨尚富有个小算盘。

登上皇室山那一刻,平昌县西兴镇八一村村民温德辉就决定留下来。放眼一望,上千亩茶园郁郁葱葱,三五游客嗅着茶香,漫步茶园,偶尔拿起手机自拍,不远处,一座座农家乐、民宿飘着轻烟……好一幅清幽恬静的水墨画。

“一边种茶,一边经营民宿,年收入50多万元。”“茶香人家”民宿是由当地人彭永清夫妇返乡创业而建的,夫妻俩快人快语,温德辉更坚定了留下来的信心,他计划先种100亩茶,建一座民宿。“虽然前期要投入,也辛苦,甚至有失败的风险,但有政府支持,成熟市场带动,未来还是可期。”温德辉说。

市市场监管局企业科副科长熊俪介绍,近年来,恩阳机场、汉巴南铁路、红鱼洞水库等建成或开工,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现代物流园等雨后春笋般冒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较快发展。到2019年底,全市市场主体有14.9万个,同比新增1.1万个;可解决60万人就业,新增5万人,“巴中的发展越来越好,返乡创业正当时。”

系列措施,复工季稳就业

春节前后,我市组织实施了“春风行动”“线上招聘”“中小企业扶持行动”等系列措施,保障农民工稳定就业、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2月21日,巴州区水宁寺镇印盒村村民朱学强一手拉着行李箱,一手拿着健康证明,快步走进江北汽车站的检票口。他和其余26名农民工经过逐一点名、核对身份信息、测量体温,坐上了“春风行动”返岗专车。

“截至2月21日,全市已外出务工人员10万余人。”市就业局副局长苟松涛介绍,根据全市农民工返岗服务保障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要求,他们对农民工朋友外出情况全面摸排,建立台账,提前进行健康检查,组织返岗专车,全程实施疫情管控,把农民工“点对点、门对门”安全送到工作岗位。

四川宇光光学玻璃生产车间,身着蓝色工装的工人们一片忙碌,苟建平却一身浅绿,胸前“日月重工”的标牌,宣示了他的经历。

苟建平常年在宁波务工,一直干的体力活,工资不算高,今年春节后就想换个地方打工,刚好市就业局组织了线上招聘行动,2000多家企业提供了5.8万个岗位,最终他选择了四川宇光光学玻璃公司,“受疫情影响,新工装暂时领不了,只好穿原来的工装。” 苟建平笑着说。

58岁的杨维林没有参加线上招聘行动,因为他有了新的工作——恩阳区柳林镇疫情管控员,这是全市开发的5000余个应急性公益岗位之一。“能帮助防疫,还有补贴可以拿,这个岗位刚好适合我。”老杨说。

中小企业扶持行动,鼓励金融机构降息、补贴、延期,缓缴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给予用电用气补助,帮助企业渡难关;支持返乡创业行动, 设立返乡下乡创业扶持基金,在用地、人才技术、金融支持等方面提供支持,激励带动创业者返乡下乡创业。“我市出台的系列措施,既保障了农民工出行的需求,又满足了返乡创业的意愿,实现了复工季我市农民工稳定就业。”苟松涛说。

(巴中广播电视报记者 王兴元)

推荐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