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历代先贤名人:李蕃——拒做自己升官、群众吃苦的事

李蕃,通江人。公元一六五七年中举人,著有《雪鸿堂文集》十八卷,被收入《四库全书》。

李蕃上任黄县县令时,黄县旧规:凡上任知县,里社送茶水钱,名“醵金”。李蕃一到县衙,就有人送白银“为老爷洗尘”。李蕃只领受盛情,拒收“醵金”,从此革除旧规。

黄县连年旱灾,群众生活困难。前几任县令报灾为丰,致使饿殍载道。为赈济灾民,李蕃带头变卖田产一百余亩。县令卖田救饥民的消息传出,乡绅也争相捐献粮钱,帮助饥民渡过难关。

“筹饷晋升”是当时盛行的风气。采取多报人口的办法,筹饷越多,晋升越快。当黄县人民生活好转后,有人劝李蕃走这条路,去打开晋升的大门。李蕃长叹道:“此当让巧者为之,我忍以一官累一邑邪?”

李蕃为官清廉,群众称赞他“清慎勤明”。因不巴结上司,上司不满并将他视为危险人物。李蕃任黄县令九年时,出了一件杀人案。一家夫妻因奸情被杀,李蕃以实情向登州府报案后,府官诬他受贿,以盗杀报奸杀,袒护凶犯。竟以此论罪罢官并收入牢中,黄县成百上千的老百姓为李蕃喊冤叫屈。公元1680年,李蕃被发配到山海关,后来辗转回到通江。

回家后,与时任家乡县令陆仕炳一道,续修《保宁府通江康熙县志》,为通江留下了宝贵的历史文化财富。病重时,给子孙留下遗训:“一、做官:对黑恶势力、卖法贪官,要彻底查办、不留情面。对无知良民误解政策,出言不逊闹事者,虽损我颜面,则应理解和同情。二、听讼断狱:在审理案件中,要虚心无私,明辨曲直,分析案情,不被他人和官吏之言左右,公正决断。三、裕后:世间高门鼎族,莫不起家于贫贱。而贫贱者能给子孙以科第,而科第者很少能以富贵传子孙。凡是一旦当官晋爵,不念祖辈艰难,生活放纵奢侈,贪污腐化,荒淫无度者,瞬间就会家道中落。”如果说李蕃遗言前两句仅适于做官者,而第三句则可供官家、平民及富贵、贫贱者共享。一生写出各类文章300余篇,以《雪鸿堂文集》18卷刊印问世。其中论经史44篇、论古50篇、论诗文17篇、论书画16篇,还有记略、乡语、传记、诗赋等。公元1694年12月12日,李蕃与世长辞,享年73岁。(市党史地方志办)

推荐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