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本里的巴中故事

古代“巴子国”的封地有哪些?

萧何月下追韩信,走的是哪条路线?

南龛石窟的摩崖造像建于何时?巴州百姓为了保护这些“国宝”,做出了什么样伟大的举动?

巴城东郊的插旗山因何得名?

通江得汉城如今郁郁葱葱、林木葳蕤,你可知道曾经有多少抗蒙勇士在这里浴血奋战?

……

这些,让《巴人巴风》为你揭开谜底……

今天,本报记者将为你讲述这部连环画背后鲜为人知的创作历程。

 

111_看图王


孕育:填补“巴文化”读物的空白

巴中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巴人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历经千百年的兴盛,成为浩瀚博大的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巴蜀文化的重要源头,也是一颗闪耀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然而,时至今日,巴人族群早已远去,巴国的身影也日渐模糊。寻常百姓家,鲜有人知晓巴人的起源,更少有人了解巴文化的掌故。

传承弘扬巴文化,是当代巴中人的责任担当。但一直以来,巴中都缺乏一部通俗易懂、老幼皆宜的本土文化读物,为了弥补这一遗憾,填补这一空白,巴中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巴中市广播电视台决定编撰《巴人巴风》系列连环画,采用连环画这种图文并茂的方式,借助画家手中灵动的笔,把巴中数千年历史文化描绘出来,延续巴中人的文化记忆。

得到市委市政府肯定的批复后,2017年底,市关工委、市广播电视台联合策划的《巴人巴风连环画》编撰工作正式启动。

2017年12月14日,在《巴人巴风》连环画编委会第一次大会上,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执行主任熊光林提出了整体创作宗旨——“思路清、文字简、史实准、画面美、版面精”,这为《巴人巴风》连环画的文字和画面创作打下了基调。会上,文稿创作小组列出了编撰提纲,根据策划,这部系列连环画分为三部:第一部为《巴中溯源》,从远古时代的巴人族群写到今日巴中;第二部为《名人名事》,写巴中籍贯和在巴中的外地名人的“巴中故事”;第三部为《名作名物》,搜罗巴中从古至今的名文人作品和典故、遗迹。

创作小组的创作提纲得到了与会领导及专家的肯定,《巴人巴风》连环画蓄势待发。

06-1_看图王


创作:像考古一样“挖”故事

紧接着,文稿创作工作展开。进行正式创作前,文稿创作小组成员首先到了擂鼓寨、月亮岩、断渠公园、得汉城、牟阳古城、南龛摩崖造像、水宁寺石窟等地采风。“如果想要再现当时的场景,就必须深入当地,切身感受环境氛围。”创作人员说,虽然古代巴人的足迹难以追寻,但是,每次一踏足具有“巴文化”文化印记的土地,一个个故事似乎就从足底升上心头,灵感源源不断。

采风阶段,创作人员除“故地重游”外,还在各县区县志办取得了翔实的文史资料。章怀太子被贬巴州后,衣服的花纹应是什么样的?按照宗泽在巴中的境遇,官服应是什么颜色?网上的通江“三李”形象难以区分,到底谁是李蕃,谁又是李钟壁和李钟峨?红军在巴中时的军装是什么样的?只有像考古一样“挖”故事,掌握了一手的准确史料,创作小组下笔才能又“稳”又“准”。

经过一个月时间,创作小组六易其稿,终于形成了每集120页、共计12000字的文字初稿。初稿完成后,创作小组邀请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市文广新局等部门负责同志和市、县(区)研究历史文化的专家审改,根据多方修改意见,数十次完善文稿,并送市关工委、市委宣传部主要领导审查通过。

根据文字创作组的文稿,三名专业连环画画家全身心投入了紧张的创作过程中。当谈到画面主题的表达时,画家说:“我们必须真实、生动地再现巴人生活的场景,把文字变为画面。从人物五官、肢体结构到细微的面部表情,从着装到服饰细节,从背景到画面中的陈设,一笔一划都不能马虎。”

9个月里,根据巴文化专家的建议,画家们前后进行了3次修改,终于完成了画面定稿。


面世:两年奋斗,收获胜利“果实”

经过两年的反复讨论、创作和修改,《巴人巴风》连环画第一集《巴中溯源》近日最终定稿出版。

这本连环画在策划编撰过程中,得到了市委、市政府、市委宣传部和市关工委领导的高度重视与亲切指导,为连环画的策划编撰倾注了大量心血。创作工作还得到了市政协文史委、市文物局等单位及专家的倾力支持,得到了市区县研究历史文化学者的真情相助,可谓是众多有志之士心血智慧的结晶。这是一本接地气、聚人气的大众读物,将为加快建设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示范区贡献应有的文化力量。同时,它也是外界朋友了解巴中的一扇窗口,是宣传推介巴中的一张文化新名片,必将提升巴中在泛巴地区和更广区域的影响力。

除已经面世的第一本《巴中溯源》外,紧接着还有《名人名事》《名作名物》两本连环画即将与大家见面。这套连环画涵盖了巴人起源、巴国兴衰、明清风云、红色革命、改革开放和巴中建地设市以来的建设发展,可谓一部波澜壮阔的巴中史话,也可以说是一套系统普及巴中历史文化的乡土教材。

编委会表示,希望通过连环画这种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巴中数千年历史文化得以“复活”,让大家在快乐阅读中了解巴中悠久历史,感悟巴中文化魅力,发扬巴中人文精神,让巴中优秀传统文化真正走进百姓。

(巴中广播电视报记者 熊小慧 )

推荐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