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州区:全方位发力 做大做强巴药产业

“看,丰收在望。”10月22日,在巴中市巴州区清江镇石柱村上百亩丹参地里,巴州区巴药产业发展局产业促进股股长李长师扯起一株丹参,根茎已有拇指大小。

道地药材是巴中确定的四大特色农产业之一。今年,四川省也明确将“川药”列入现代农业“10+3”产业体系重点培育。

巴州区自古就有“道地药乡”的美誉,2016年该区将巴药产业确定为主导产业,并在区级成立巴药产业发展局,提出力争3—5年使全区中药种植面积达30万亩,基本建成川东北规模最大的中药材种植基地、重要的中药材生产加工基地和中药材物流集散地。

不过,根据巴中市连续两年对巴州区中药材测绘评估,一些乡镇不但没有完成市、区下达的目标任务,且自报面积与实测面积有差距。

为促进产业发展,近日,巴州区出台《巴州区发展道地药材种植九条措施(试行)》(下称“巴药九条”),从经营主体培育、技术保障、激励办法等方面全方位发力。

巴药发展究竟面临哪些困难?如何做大做强巴药产业?近日,记者在多个乡镇进行了调查。

●困难 技术缺乏产量低

两年前,清江镇发动村民种植丹参,却始终未见效。“苗子发给村民后,技术没跟上,产量不行,村民就不种了。”清江镇党委书记何杰说。

年初,浙江省丽水市松阳县与巴州区在清江镇石柱村等村社流转土地500亩,合作建设东西部扶贫协作中医药产业园(一期)项目巴州丹参良繁基地,丹参种植又被提上日程,巴州区白庙乡宝珠寺村党支部书记、丹参种植带头人王亿和被请来做技术指导。

“当地村民种植丹参的方式不对,比如种根要求3厘米长,他们有的10多厘米长,另外起厢的高度不够,覆膜不规范,这些都会影响产量。”王亿和说。为了手把手指导农户,他隔三差五就要去村里查看出苗情况。“近年来巴州区也组织了不少培训,但培训大多针对各乡镇农技员,培训还是要落实在田间地头,手把手教给农户。”

而在党政部门,懂巴药的技术人才也很缺乏。“虽然巴州区成立了巴药局,但人员大多专业知识储备不足,两年挂网招聘,去年才引进两名中药材专业人才。”巴州区巴药产业发展局相关负责人说。

“巴药局在乡镇没有延伸机构,全镇14个村只有1个农技员。”巴州区曾口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王家国说。

对此,“巴药九条”提出,要强化技术保障,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聘请省内外专家组建丹参、白芍、枳壳3个专家服务团队,加强对中药材品种选育、良种繁育、种苗栽培、施肥管护、病虫害防治、采收加工、仓储运输等全过程技术指导。每年对区乡专(兼)职技术人员、种植业主集中培训1000人次以上,逐步建立一支稳定的专业化技术服务队伍。对集中连片达500亩以上种植基地,配备一名专职农技员,确保指导服务到位。

●对策 因地制宜选择品种

提起近年来的巴药种植历程,巴州区梁永镇有关负责人面露难色。“前两年,镇上流转了2000余亩土地种植菊花、皂荚等中药材,招引的两个业主都跑了,现在村民都觉得种巴药没搞头。”

2016年曾口镇也种过菊花,同样以失败告终。“菊花不适合我们这儿。”巴州区曾口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王家国坦言,八九月份采收时正逢雨季,“菊花品相不好,卖不出好价钱。”

近年来,不少乡镇在品种选择上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栽种过菊花、皂荚、丹参、白芍、枳壳、黄精、姜黄……主导品种不突出,管护不到位,难见效益。

“失败主因是没有因地制宜选品种,盲目追求规模。”巴州区巴药产业发展局产业促进股股长李长师说,一些乡镇、企业为了上规模享受补助,贪大求全,追求连片好看,不该种的地方也在种。“大多数中药材只适合在坡地上种植,但一些乡镇把水田也用来种菊花、皂荚。”

农业产业受气候影响大,投入大、见效慢、风险高,白芍、枳壳都要3年后才能见效益,如果前几年管护不到位,将影响产量。“这需要企业选好品种,长效投入。”李长师说,同时采用长短结合的套种模式。

此次出台的“巴药九条”将丹参、白芍和枳壳列为当地发展的3个主导品种,正是基于长短结合和发展优势,经专家论证综合确定的。“丹参是草本,当年种当年就能收,白芍也是草本根茎类药材,三年后投产一次性采收,枳壳是果实类木本药材,三年后投产每年都能采收。”李长师介绍,这几个都是巴中道地药材,药用含量高,巴中丹参中的丹参酮含量是药典标准的2.5倍、丹酚酸含量是药典标准的3倍。

巴州区还确定了6个万亩连片种植区,下一步将推广“药药、果药、粮药、林药”等套作模式,采取木本与草本相结合、一年生与多年生相结合的方式落实栽种。

●扶持 降低门槛精准激励

也有一些乡镇摸索出成功经验。巴州区白庙乡宝珠寺村连片丹参枝繁叶茂,“等到明年元旦就可以挖了。”王亿和说。

从2012年该村试种丹参以来,目前王亿和成立的意和种养专业合作社已带动全乡400余户村民种植丹参761亩,去年全乡销售干丹参190多吨,产值达到270多万元,不少贫困户通过种丹参脱贫致富。“去年种了5亩多地参,卖了2万多元,今年又种了5亩多。”村民王万江说。

王亿和说,该村种丹参成功主要靠两点,一是激发村民积极性自发种植;二是解决销路,让种丹参无后顾之忧。为此,王亿和个人投资几十万元在村里建设了初加工厂房,丹参在这里烘干后,再卖给中药材批发市场和药厂。

不过,产业做大做强还需抓好主体培育,解决劳动力缺乏的问题。“现在村里仍有100多亩耕地撂荒,就因缺劳力。”王亿和说。

“现在园区基本上请的都是70岁左右的老人。”清江镇丹参良繁基地的实施单位巴中秦岭药业有限公司技术顾问朱君章说。

为了鼓励更多种植户发展巴药,“巴药九条”明确提出,对连片种植规模达200亩以上且成活率达90%以上的新型经营主体给予补助。不过,不少人认为补助门槛太高,难以起到激励作用。

“我们这里基本都是山地,要连片达到30亩都很不容易。”李长师说,“出台的补助政策应该在前期起到激励作用,可以将补助门槛降到10亩或者5亩,采取‘大园区+小业主’的模式发展,每个村先优选10户村民带头种植,给予政策激励,起到一个示范引领作用。”

编后

巴药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其实是绝大多数地方在发展农业特色产业时遇到的问题:技术、品种、政策。2016年巴中就将巴药产业确定为主导产业,发展到今天参差不齐的情况,都直指这三方面的问题。

技术是产业中最重要的因素,作为产业规划制定者,当初在下达指标时应该对作为当地产业基础支撑的技术基础了然于心:真正种药的人有多少?他们种药的技术又掌握了多少?如何把关键技术传给真正种药的人……这些问题直到三年后才被提及,说明当初上马至少有点“操之过急”,以至于出现行政管理一级的巴药局缺专业人才,作为技术延伸“二传手”的农技员少且不懂种药,药农更是为了完成任务栽下去完事的状况。

而对于巴药产业来说,根据传统优势和适地原则,挑选出主力品种,是地方政策制定者应先有的谋动。

可喜的是,巴州区新近出台的“巴药九条”,根据当地实际,总结经验教训,从经营主体培育、技术保障、激励办法等方面全方位发力,不仅有利于鼓励更多种植户发展巴药,更有利于巴药产业走出困惑,真正做大做强。

推荐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