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了,保护巴河流域生态要这么做

近日,我市印发《打好巴河流域生态保护攻坚战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将从治理企业违法违规排污、固体废物污染、农业面源污染等方面,加大对巴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

《方案》明确,到2020年,巴河流域生态环境问题基本得到治理,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削减,沿河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生态系统功能逐步增强,水资源实现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河湖、湿地生态功能得到巩固提升。

03-1

 

治理企业违法违规排污

强化沿河工业企业、园区的污染治理与风险管控。全面整治完成工艺落后、污染严重、设备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工业项目。深入推进工业企业污染整治专项行动,强化“三线一单”(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生态环境准入负面清单)约束,推动污染企业转型升级、结构调整和优化布局,对存在违法违规排污问题的污染企业(特别是位于巴河流域延伸陆域1公里范围内的污染企业)和废水超标排放的工业企业和园区限期整改,整改后仍不能达到要求的依法责令关闭。强化重点企业污染源头管控,全面完成对水污染物排放重点企业的治理,省级、市级工业集聚(园)区实现污水全收集全处理。

治理固体废物污染

按照《四川省打击固体废物环境违法行为专项行动工作方案》,持续推进长江经济带固体废物大排查,形成问题清单,扎实开展问题整改,提升区域固体废物处置利用能力,严厉打击固体废物环境违法犯罪行为,严防固体废物非法转移倾倒。到2020年,全面完成问题整改,健全固体废物产生、贮存、运输、处置利用的全过程监督机制。

提高污水收集处理水平

落实《巴中市城乡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三年推进方案》《巴中市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三年推进方案》以及《四川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五年实施方案》,沿河乡镇基本具备污水和垃圾收集处理能力,到2020年,水环境污染较重的重点流域范围内的农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处理,90%以上的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治理。

治理农业面源污染

切实加强畜禽、水产养殖、种植业污染物排放控制力度,到2020年,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75 %以上,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95 %以上,其中大型规模养殖场2019年年底前达到100%。

加快推进农药、化肥减量利用和替代利用,依法禁限用高毒农药,初步建立科学施肥管理体系和技术体系,提升科学施肥水平,统筹推进种养业和农村生活污染防治工作。到2020年,全市农业农村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治理,种养业布局进一步优化,主要农作物化肥使用量零增长,农业农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明显提高,绿色发展取得积极成效,对流域水质的污染显著降低。

开展绿化全川巴中行动

充分利用巴河流域沿线宜林、宜绿土地,大力营造水土保持林、农田防护林、水源涵养林和景观林,维护巴河流域生态安全。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4万亩,抚育中幼龄林15万亩、改造低效林10万亩,实施人工造林30万亩,封山育林5万亩,巴河流域两岸基本消除宜林荒山,形成绿色生态廊道。

实施湿地保护与恢复

实施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开展退耕还湿、退养还滩和人工湿地建设,新建和完善湿地公园1个,保护修复湿地生态6万亩,新建和改造巴河流域生态廊道79公里。

开展水生野生动植物保护

切实保护水生野生动植物,加快推进巴河流域重点水域禁捕,改善和修复水生生物生境,强化重要珍稀濒危物种就地、迁地保护和人工繁育基地建设。2019年,完成1个水生生物自然保护区全天候禁捕,2020年,完成4个国家级、省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的全天候禁捕和生态修复项目,水生珍稀濒危物种得到有效保护。

完成应急备用水源建设

加快各区县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优化调整沿河取水口和排污口布局,加强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加强水源地监测和风险防范。按国家相关规划开展长江经济带水资源保护带和生态隔离带建设。到2020年,单一水源供水的区县政府所在城市基本完成应急备用水源建设。

03-3

建立水库群联合调度机制

以保障巴河河流基本生态用水为首要任务,将生态流量(水位)和城镇供水作为流域水量调度的重要依据,水力发电工程应当按照“电调”服从“水调”的原则进行取水发电,合理安排闸坝下泄水量和泄流时段,建立流域联合调度机制,重点保障枯水期生态流量。做好违规小水电清理整顿工作,建立生态优先、运行有效的水库群联合调度机制。

慢作为不作为要问责

方案指出,将打好巴河流域生态保护攻坚战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纳入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并运用好考核结果。对任务落实不力、巴河流域生态保护问题突出且整治不力,以及工作慢作为、不作为,甚至失职失责的地方和部门限期整改,对有关负责人进行约谈和问责,对典型案例进行曝光。

(巴中广播电视报记者 黄家锐)

我市印发《打好巴河流域生态保护攻坚战实施方案》

明确了,保护巴河流域生态要这么做

近日,我市印发《打好巴河流域生态保护攻坚战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将从治理企业违法违规排污、固体废物污染、农业面源污染等方面,加大对巴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

《方案》明确,到2020年,巴河流域生态环境问题基本得到治理,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削减,沿河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生态系统功能逐步增强,水资源实现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河湖、湿地生态功能得到巩固提升。

治理企业违法违规排污

强化沿河工业企业、园区的污染治理与风险管控。全面整治完成工艺落后、污染严重、设备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工业项目。深入推进工业企业污染整治专项行动,强化“三线一单”(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生态环境准入负面清单)约束,推动污染企业转型升级、结构调整和优化布局,对存在违法违规排污问题的污染企业(特别是位于巴河流域延伸陆域1公里范围内的污染企业)和废水超标排放的工业企业和园区限期整改,整改后仍不能达到要求的依法责令关闭。强化重点企业污染源头管控,全面完成对水污染物排放重点企业的治理,省级、市级工业集聚(园)区实现污水全收集全处理。

治理固体废物污染

按照《四川省打击固体废物环境违法行为专项行动工作方案》,持续推进长江经济带固体废物大排查,形成问题清单,扎实开展问题整改,提升区域固体废物处置利用能力,严厉打击固体废物环境违法犯罪行为,严防固体废物非法转移倾倒。到2020年,全面完成问题整改,健全固体废物产生、贮存、运输、处置利用的全过程监督机制。

提高污水收集处理水平

落实《巴中市城乡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三年推进方案》《巴中市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三年推进方案》以及《四川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五年实施方案》,沿河乡镇基本具备污水和垃圾收集处理能力,到2020年,水环境污染较重的重点流域范围内的农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处理,90%以上的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治理。

治理农业面源污染

切实加强畜禽、水产养殖、种植业污染物排放控制力度,到2020年,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75 %以上,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95 %以上,其中大型规模养殖场2019年年底前达到100%。

加快推进农药、化肥减量利用和替代利用,依法禁限用高毒农药,初步建立科学施肥管理体系和技术体系,提升科学施肥水平,统筹推进种养业和农村生活污染防治工作。到2020年,全市农业农村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治理,种养业布局进一步优化,主要农作物化肥使用量零增长,农业农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明显提高,绿色发展取得积极成效,对流域水质的污染显著降低。

开展绿化全川巴中行动

充分利用巴河流域沿线宜林、宜绿土地,大力营造水土保持林、农田防护林、水源涵养林和景观林,维护巴河流域生态安全。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4万亩,抚育中幼龄林15万亩、改造低效林10万亩,实施人工造林30万亩,封山育林5万亩,巴河流域两岸基本消除宜林荒山,形成绿色生态廊道。

实施湿地保护与恢复

实施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开展退耕还湿、退养还滩和人工湿地建设,新建和完善湿地公园1个,保护修复湿地生态6万亩,新建和改造巴河流域生态廊道79公里。

开展水生野生动植物保护

切实保护水生野生动植物,加快推进巴河流域重点水域禁捕,改善和修复水生生物生境,强化重要珍稀濒危物种就地、迁地保护和人工繁育基地建设。2019年,完成1个水生生物自然保护区全天候禁捕,2020年,完成4个国家级、省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的全天候禁捕和生态修复项目,水生珍稀濒危物种得到有效保护。

完成应急备用水源建设

加快各区县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优化调整沿河取水口和排污口布局,加强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加强水源地监测和风险防范。按国家相关规划开展长江经济带水资源保护带和生态隔离带建设。到2020年,单一水源供水的区县政府所在城市基本完成应急备用水源建设。

建立水库群联合调度机制

以保障巴河河流基本生态用水为首要任务,将生态流量(水位)和城镇供水作为流域水量调度的重要依据,水力发电工程应当按照“电调”服从“水调”的原则进行取水发电,合理安排闸坝下泄水量和泄流时段,建立流域联合调度机制,重点保障枯水期生态流量。做好违规小水电清理整顿工作,建立生态优先、运行有效的水库群联合调度机制。

慢作为不作为要问责

方案指出,将打好巴河流域生态保护攻坚战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纳入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并运用好考核结果。对任务落实不力、巴河流域生态保护问题突出且整治不力,以及工作慢作为、不作为,甚至失职失责的地方和部门限期整改,对有关负责人进行约谈和问责,对典型案例进行曝光。

(巴中广播电视报记者 黄家锐)

推荐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