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歌乡:传统文化滋 养出的康养天堂

石林、古墓、祠堂、雕花窗棂、石柱牌坊,还有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群……这里的一草一木,仿佛都在诉说着这块土地经历的沧桑岁月和承载的丰厚文化底蕴。

茂林、修竹、洋房、菜园、蓝天白云、富氧和风,这里也逐渐成为全国“候鸟式”避暑度假的康养天堂。

集“国家级生态乡镇”“全国森林康养基地”“国家级传统村落”于一身的通江县唱歌乡到底有着怎样的文化底蕴,又是如何在平均海拔1100米的高山上书写康养文章的?近日,巴中新报记者进行了实地走访。

02-4

 

高山石林:

四百年前,地质灾害形成自然奇观

通江县唱歌乡,位于通江县城以东29公里,东临至诚,南靠芝苞,西壤云潭,北望毛浴,幅员面积39平方公里。该乡辖6个村,33个村民小组,俗称“唱歌廊”。

在当地,人们都习惯性的称唱歌乡为“唱歌石林”,顾名思义,这里必定有形态万千、错落有致的石林。然而深入其中才发现,这里不仅是一座景观独特的“石头城”,而且还是一座自然风光迤逦的“世外桃源”。其景致大致分为“一林二寺”,即石林、牛石寺(二郎庙)、方山寺;“三山四寨”,即红花山、大钟山、双乳山、麻坝(巴)寨、龙池寨、鸡公寨、烟云寨 。

其中最具神秘色彩的当属麻坝(巴)寨,怪石嶙峋,形态各异,数量达120余个,有保存完好的寨门石城墙5座,点兵台、练兵场、烽火台等遗迹10余处,多年前,村民还在此处捡到过麻钱等古物。

02-9

穿越千嶂叠翠的山林,在距离唱歌乡政府不足2公里处,高低错落、形态各异的石笋便零散地呈现在众人眼前,其中两尊形如真人的石头矗立于山头,格外引人瞩目。一尊秀美婀娜,一尊魁梧威严,头顶古松,形若飘逸的冠饰,常年干旱不枯,且均朝向东方。而关于这对石头的传说也是“众说纷纭”,有人说这是一对“夫妻石”,象征夫妻恩爱、白头偕老;也有人称这是“药王(孙思邈)携爱人深山采药”,保护一方百姓健康长寿;还有人说这是“唐僧朝圣”……据考证,唱歌石林于明万历二十四年秋因泥石流滑坡,地壳变迁,内力抬举形成。  

石林内共有一柱擎天、二郎神靴、仙女下凡、神鹰护家、石鸟归林、炼丹神炉等石景50个,地下洞口3处,地下迷宫2处,自然石城墙5道,寨顶还有著名的“万丈沟”,是中国西部喀斯特地貌衍生的独特自然景观。

 

“白莲教”蓝号义军最后的战场

沿山观景,峰回路转,一道高约丈余、乱形条石堆砌的寨门展现在眼前,这便是白莲教蓝号义军最后的战斗遗址。“寨上曾纳三千将,朝内争先百万兵”,看过楹联,进入寨门,古树藤萝蔓延疯长,乱石成堆,但点将台、练兵场、石制水缸保存完好。如今人们若得允诺,仍可沿一条幽幽小道,顺着千年古藤直达寨顶,甚是难得。

据清史记载,嘉庆二年(1797年)六月至嘉庆四年(1799年)春天,中国白莲教蓝号义军大本营设于唱歌石林境内,屯粮麻坝寨,分筑寨门,居高临下,凭险拒敌。因视野开阔,义军除建有东寨门外,还在西、南均垒起了石寨门,东、南两门更是层层设防,直上寨口。据说西寨门也有楹联——“烟户几千寓寨内,甲兵数万藏胸中”,但现已荒芜,遗迹难见。

相传清嘉庆四年,白莲教蓝号义军之一部为清兵所迫,退于唱歌乡麻坝寨,无数壮士在此跳崖牺牲。其后,每当风雨交加,可闻悲壮歌声,如倾如诉,“唱歌乡”地名也由此而来。

除了石林,此地生态资源也格外丰富,山林茂密,古树丛生,平均海拔1200米,常年气温保持在16℃左右,植被覆盖率高达89.6%,堪称“天然氧吧”。带着好奇,记者还有幸在当地见识了三人围抱不下的千年“中华老鹰茶树王”和国家一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红豆杉、巴山水青冈等珍稀植物。身临其中,与山石为伴,林鸟为伍,真是心旷神怡,倦意全无。

02-10

 

传统村落:

家族历史孕育的传统文化

在唱歌乡石板溪村,记者亲眼目睹了始建于清道光十八年的“靳氏祠堂遗址”和雕刻精致的“康家古墓”。

据村民介绍,石板溪村早期主要聚集吴氏、靳氏、康氏三大家族,后期更有向氏、侯氏宗祠。据史料记载,唐肃宗时期兵部侍郎陈纶曾住门镇寺,死后安葬于龙池寨下的鲁家坪。在转坪村小阳坪,宋绍定五年(1234年)进士向仕壁,任权兵部侍郎、湖南安抚使,后遇害于潭州,家人投亲卜葬于此。南宋淳佑九年至南宋德佑元年抗击蒙古兵南下的著名将领向佺,墓至今犹存。

据统计,当地有清代翰林、州府以上官员墓葬数10余处,形成了规模宏大的古墓碑坊群。其中一座双人合墓的墓碑,有1米见方石制供桌,和三层石塔,墓碑分三层七门,雕工精美,每层雕刻有战马出征、乐艺技师演奏、众官议政等场景,墓碑顶部还有一尊笑佛座阵。据六旬老人康国明介绍,这是康家的祖坟,之前康家四兄弟一直住在一个大型“四合院”内,属于四水归堂的风水宝地,有宅门,出了一些经商做官的“人物”。据推测,此墓属清晚民初墓葬,老人虽一直守护,但2017年一个夜晚,石塔上一个精美石狮仍然被盗,老人痛心疾首,自此加大了对墓葬的巡视保护。古代,一家至少出了秀才才能修建桅杆加斗,而据石板溪村村支书陈仕荣介绍,该村有近20户院落前修建有穿斗石制桅杆,其中不乏挂“双斗”的石制桅杆。

在石板溪康家梁一处布满青苔的全木结构双层三合院内,8扇镂空雕刻着刘关张和诸葛亮四人聚案议战、战场厮杀、官员升堂审等图案的窗花格外引人瞩目,仿佛在诉说着一段不为人知的“三国往事”。据居住在此的74岁康姓老人介绍,这8扇木质窗花是自己父亲花3万元(民国时期钱币1万元一张,俗称“冲票”,当时稻谷人民币3分钱一斤,一只鸡公也才2毛钱)买回家的。近年来,老人及周围邻居一直居住在此地,将窗花当做瑰宝,严加守护。

“吴家出文,靳家出武。”听着传闻,记者在该村见到了建于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川内仅存的靳家石牌坊。牌坊石木结合,三重檐歇山式顶,四柱三开间,通高5米,宽4米。牌坊上雕刻有戏剧人物、花卉禽兽等图案,工艺精湛。据守墓老人介绍,这座牌坊是靳氏家族的大墓葬区。

02-1

记者发现,石板溪的民居、祠堂、碑陵建设风格,不论是台基台阶、物象雕刻、造型设计,多以龙、凤、莲花、石狮、历史故事和民风民俗为主,处处彰显出古代工匠工艺之精湛,更充分展示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敏才智和向往平安吉祥、人兴财发、多富多贵的企盼。

去年,石板溪村被正式评为国家级传统村落,曾经的破旧老屋、濒临垮塌的宅院迎来了它的生机,成为一个地方不可或缺的文化载体和历史符号。

 

康养天堂:

全国避暑“候鸟”的栖息地

在唱歌乡记者发现,在石林里、小路上,随处可见操着外地口音的路人。经打听,他们不是简单的游客,而是新来这里的“居民”。因为这里适宜的气候、空气等自然条件,近7年来,已有重庆、新疆、成都、西安、达州等地1000余户2000多人在此购房常年居住或“候鸟式”居住。

02-8

 

一座偏远的小山村,为何能受到重庆、成都、西安等大都市的人如此青睐?或许它的魅力与这里的一个传说相关,那就是活了141岁的长寿药王“孙思邈”。相传,公元675年,药王孙思邈从陕西耀县来到巴山,隐居唱歌,结庐为亭,捣药炼丹,采药于药洪、药铺和药石坡一带,在此炼就了“长生不老丹”,使其活了141岁,并在唱歌写成了举世瞩目中医药宝典《千金翼方》。所以,有人说唱歌石林是华夏养生之腹地,是避暑休闲之圣地,还是长寿颐年之宝地。

其实,唱歌真正魅力的散发,还得追溯到7年前,那是当地独有的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的一次激烈碰撞,一股旅游经济火花由此迸发而出,势不可挡。2011年,为顺应现代都市人群的健康消费理念和休闲养生需求,当地政府引进业主,在唱歌石林周边规划实施以养身、养心、养性、养智、养德“五养”功效的康养地产开发,建成了占地150余亩可容纳1700余户6000余人居住的多户型休闲康养小区。

2017年,在市、县两级政府的统筹部署下,唱歌石林国家AAAA级风景区通过初规,今年被纳入近期开展创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省检评定工作计划。

 

在石林景区的垂钓区,今年68岁的李昌国正在悠闲垂钓。老人介绍,他曾是达州一家汽修厂的技术负责人,现在自己已和老伴退休,最大的想法就是找一处清静之地颐养天年,经过比选,他最终选择了唱歌,现在自己是夏季过来“避暑”,冬天回到达州居住。

01-3

在小区庭院下,一位老人正在躺椅上小憩,旁边一只黄色的花猫也在阳光下打盹,翠竹伴着微风不时地发出沙沙的声响。

老人告诉记者,他是重庆人,2014年退休后,和老伴儿来此地买了一套小院,每年7月初到此地居住,10月再回到重庆生活。“这里气温适宜,空气清新,是避暑天堂,重庆的夏天不适合居住”。

 

昔日穷旮旯,如今吃上“旅游饭”

“之前,因当地交通闭塞,此地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很少被外界所知,而如今,随着交通的畅达和文化旅游康养产业的兴起,唱歌乡也迎来了它发展的春天。”据唱歌乡乡长岳竞介绍,之前唱歌乡是典型的“两务”经济,即年轻人外出务工,老人年在家务农,如今许多村民吃上了旅游饭,发展起了民宿。家中的跑山鸡、火山羊、绿色蔬菜等被迁移过来的“居民”疯抢,一个西红柿都能卖上4元钱,而且夏季不少游客深入农户家中体验农家生活,为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据统计,目前,常年在此居住的外地居民达500余户,盛夏时节,居住人群达3000余人,带动当地消费1200万元左右。

“脚上有泥土,衣服上有花粉,出门看得见云雾,开窗听得到鸟叫,这才是真正的乡愁。”据唱歌石林旅游管理公司负责人介绍,他们追求的是那种回归自然的淳朴,让老人找得到儿时的回忆,在悠然自得中变得长寿。目前,唱歌石林旅游发展公司还与成都中医药大学、浙江医科大学等高校在康养规划设计、产品研发、人才培训、体系建设等方面深入开展合作,弥补企业在发展现代森林康养产业中人才、技术、管理等方面的短板。通过设立专家顾问制、建立培训班,采取“请进来”和“送出去”的方式,为老人的康养解疑答惑。

同时,当地300余名群众参加了康养方面的专业技能培训和管理知识培训,为之后的康养服务质量提升和群众就业能力提供了有效保障。

(巴中新报记者 吴维义 张伟)

推荐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