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茅坪有一支老年义工队

“雨住天晴起个早,赶到二队去扯草,‘不老松’全到齐,修了公路大家好。”6月28日一大早,巴州区大茅坪镇土地垭村村道公路上,十几个老人有的拿镰刀,有的拿锄头,干劲十足地修整着路边的杂草和路上的坑洼。当晚,参与者马华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发了这样一段话,而“不老松”正是她在2017年组织成立的一支以老年人为主的义工队。

从那以后,农忙时的田间地头,农闲时的乡村舞台以及孤单老人家中,总能看到她们的身影。马华一边割草一边对记者说,这些年,她们帮助了不少乡亲,但让她们不解的是,有很多人不愿意接受帮助……

人物2


呆在城里闲不住,老人回乡成立义工队

退休后的马华,起初也像多数退休老人一样,种花养草过着清闲日子。可在成都生活没几天就开始闲不住,用她的话:“一天不出去做点啥子事,光窝在家里,感觉吃饭也莫胃口,心情也不好,清耍的日子不安逸。”

在成都生活期间,有一年看中秋晚会时,当听到余光中的《乡愁》,她顿时潸然泪下。从那时起,她就一心想着要回到家乡做点儿事情。“就是回去种种地也比待在这钢筋水泥的都市要好”。2012年,她和老伴回到大茅坪镇土地垭村租了几亩土地,亲手种上了青脆李。

回到农村种地没多久,她了解到土地垭村402户1451人中,有645人常年在外务工,村里的留守老人达400余人之多,还有13名孤寡老人。

于是,她借助在成都参加义工队的经历与大茅坪镇土地垭村乐于助善的淳朴乡风结合起来。年轻人没办法照顾老年人,就发动身子骨还硬朗的老年人照顾缺乏自理能力的老年人和留守儿童——“不老松”义工队便应运而生,形成了不靠政府、不靠子女、提升活力、自助助人的养老模式。截止目前,义工队已有15名队员,她们平均年龄在65岁以上,最大年龄75岁,最小年龄53岁。其中67、68岁左右占多数。

哪家农活忙不过来,她们就去帮一把。闲时帮村里的贫困户或留守老人打扫卫生、洗衣服,照看孤寡老人,“哪儿有需要,我们就在哪”。甚至村民之间发生争吵,义工队也会帮忙协调。


人多力量大,帮忙插秧、割草啥都会做

“农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5月,正是农村插秧的时节,可土地垭村5社村民杨某因妻子患病住院,一直没顾得上种庄稼。眼看快过了插秧的好时节,某天早上6点过,10名义工队成员聚集在杨某家的田坎上,匆匆吃完自带的早餐,挽起袖子和裤脚就下了田。

聊起这个场景的时候,杨某说真是惭愧,还要让这些老人来帮我插秧,真不知道如何感谢她们。当天上午,义工队哼着歌帮杨某将三亩水田都插上了秧苗,如今郁郁葱葱长势正好,而她们只喝了杨某的一壶白开水。

此时,正在路边割草的义工队成员李金华说:“人多力量大,闲着也是闲着”。


人物

 

马华说,“不老松”义工队帮人做农活,从不在受助者家吃饭,一般都是安排队员去她家煮。农忙时节,义工队都是先帮助有需要的农户干农活,再回自己家干活,洗衣、喂猪、喂牛等家务事常是挤时间做。如果哪位义工家忙不过来,她们之间也会相互帮助.


人物3

 

记者了解到,义工队的成员年龄偏大,部分是留守老人,有些成员身体不好,所以家人一开始并不支持她们当义工。“自家的农活都做不完,还去帮别人。”“年龄这么大了,那么辛苦干啥?”“母亲时常腰痛,还有颈椎病,父亲也老了,多年前我就让二老别做土地了,他们不听,如今还要帮别人做,不是我反对他们帮助别人,是我担心她老人家的身体。”……

虽然家人不理解,甚至遭到家人反对、埋怨,但这些义工队员初心不改,村民有困难都主动去帮忙。久而久之,家人也接受了她们的做法。


“不被理解是我们最大的疼”

成立“不老松”义工队几年来,成员们有喜悦有泪水有付出有收获,看到村子里和谐了,邻里关系融洽了,老人们心里有说不出的成就感。然而,采访最后,马华对记者说,她们目前也面临很多困惑,“不被理解,是我们最大的疼”。

义工队的队员们去照顾一些老人却不被老人的子女理解,很多救助不得不就此中断;很多子女认为,他们明明物质上满足了父母,结果别人还要来伸出援手,名声上还会落得个不孝。所以碍于面子,明明很多人需要帮助,她们却爱莫能助。

所以,马华希望能够得到更多人的理解,能为更多人提供她们力所能及的帮助。

巴中新报记者 吴维义)

推荐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