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谈光雾丨知县笔墨写山川

QQ截图20190613135531

过去的光雾山虽然偏僻洪荒,但它美丽而神奇的自然风光却给历代文人墨客提供了丰富的创作源泉。最近,在搜集整理历代名人吟咏光雾山水的诗章时,发现两位清代县令不但勤政爱民,政绩卓著,而且文墨功夫了得,在任期间写下了不少歌咏南江山水寄托情怀的诗歌作品。其中对光雾山水的咏唱,不但艺术地再现了光雾山的自然之美,而且炽热地表达出诗人对一方山水的挚爱!

QQ截图20190613135550

王经芳是直隶人,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他远涉万水千山来到川北边缘的南江担任知县。在南江期间,王经芳写了不少诗歌,其中大多是关于山水自然的,在他留存的诗歌中,有四首是描写光雾山的。两角山在今天的十八月潭景区,相传萧何追韩信就追于此地。如今在山顶立有清代碑石记载着这一历史故事。在这里,王经芳饱览了山上优美的自然风光,抚今追昔,叹息不已,于是挥毫写下《两角山》一诗。诗是这样写的;“丰沛功名未是难,酂候先着在追韩。水龙洞口时时涨,疑是英雄泪不干。”在诗里,王经芳形容山下水龙洞的流水犹如当年英雄的泪水,日夜长流,这是替英雄悲吟,还是在为自己伤感?

QQ截图20190613135601

《米仓山》是王经芳在饱览了桃园、大坝等地的秀丽风光后而写下的。“可是量沙夜唱来,忽然猛将阵云开。若教煮石供储饷,笑煞曹家渴望梅。”全诗无一字写山,却紧扣“米仓”二字的相关史事,准确地描绘出了三国时期张飞经米仓道攻打汉中的历史画卷。从诗里既可以看出王经芳对张飞的崇拜与赞扬,同时也道出了诗人对米仓道险要的感慨。

QQ截图20190613135609

光雾山在十八月潭景区,是南江县境内的最高峰,这里终年云遮雾绕,亦真亦幻,风景十分秀丽。相传光雾山是当年老君炼丹之地,山顶曾建有一规模宏大的寺庙。王经芳历尽艰险攀上山顶,看到的却是被大火烧毁后的一片废墟。因此,他在《光雾山》一诗里这样写道:“三昧缘何火未除,至今春雨草全虚。万寻不碍清空处,定有当年访道书。”光雾山上的寺庙为什么总是逃不过大火的魔掌?在这里,王经芳也迷惑不解。王经芳是否倡议重修了山顶的寺庙,历史上没有记载。据《南江县志》载,光雾山上的寺庙最后一次被毁是在20世纪50年代初。

QQ截图20190613135618

光雾山的风景太美了,在王经芳的笔下,这里简直就是世外桃源了。在《从汉中至南江》这首诗里,他这样写道:“樊林渡润只啼乌,绝迹村烟山径迁。每拟相如窥世业,胡为阮籍泣穷途。人藏深谷烦招抚,虎啸巉岩间有无。欲绘流离难着笔,不胜感慨共长吁。”

QQ截图20190613135630

对光雾山情有独钟的另一位清代县令,是清光绪年间的孙清士。孙清士是滇南进士,光绪四年(1878)任南江知县。孙清士不但能诗而且能画。《南江县志》记载,他立志追求的艺术境界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南江优美的山水给这位知县诗人提供了丰富的诗画素材。其诗或吟南江山水,或写为关情状,或叙友朋唱和,或题诗画作,题材十分广阔,内容十分丰富。在他来南江上任的路上,就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作,如《南江道中》《南江古柏》等。在南江,孙清士决心要踏遍南江的山山水水,去领略“巴山楚水凄凉地”的情景,去感受“巴山夜雨涨秋池”的境遇。于是在秋风渐起,秋雨绵绵的午后,孙清士一行人朝着川陕边界的光雾山出发了。他们沿着南江河趟过“二十四道脚不干”,翻过陈家山,到过“孤云”“两角”和“去天一握”的截贤岭,拜读了王仁裕“一握寒天古木深,路人犹说汉淮阴”的诗句,过“阎王碥”,再到“桃园”(今光雾山镇)拜访了长寿的巴山老人。孙青士一路追思怀古,一路饱览奇山秀水。

QQ截图20190613135640

或许那是在一个秋雨绵绵的雨天,在光雾山中行走的孙清士,完全被山中的浓雾迷住了,于是他写下了《雨中山行》:“山脚雨蒙蒙,山头云满空。须臾云散乱,不辨岭西东。咫尺人相识,迂回路不通。下云应指点,客在画图中。”光雾山常年被云雾遮掩,尤其是秋雨中的浓雾常让人有置身天上人间之感。看来,那天孙清士就如置身在天上人间一样,才有了如此奇妙的灵感。《山行即景》也是写雨中的光雾山:“春山笑吐云,自遮山半壁我从云际来,拨云出枯枥。空谷虚无人,唯闻残雨滴。”光雾山里的云雾之浓可以想象,不但遮挡住了峻峭的山峦,人行山里,仿佛在云中漫步,空旷幽深的山谷,除了缥缈的雾,唯能听到的是雨落树叶的声响。穿行在世外桃源般的茫茫光雾山中,孙清士诗兴大发。“沉沉见村落,遥遥生晚烟。几家茅舍影,高出断云边。”“乱石层叠树横斜,时见茅檐三两家。鸡犬守门人不见,四邻开遍米襄花。”这些诗都是光雾山的真实写照,流露出孙清士对光雾山和山里百姓的真情实感,若不亲历其景,是写不出如此逼真、生动、如画的好诗的。在这些诗里,孙清士用夸张之笔法再现了光雾山的空灵之感,更展示了那个时代光雾山里的民居风貌。孙清士对光雾山是有感情的,写出的诗形象生动,“我闲白云忙,云行我尚宿”,“去岁我入山,天寒山犹睡。今年我出山,睡足山益媚”,移情于景,读来韵味无穷!

QQ截图20190613135648

在南江,孙清士饱览了光雾山特有的风姿,对山里百姓的疾苦更是关怀备至。《南江县志》载,为解决山里百姓过河难,孙清士组织民力先后在光雾山里的白头滩、韩溪河、焦家河等地修建了不少木桥或跳蹬桥,方便群众过河。今天在光雾山里,人们还津津乐道地传颂着一个个孙清士修桥的故事。“上看一线天,下看万丈渊。对面能讲话,走拢大半天。飞鸟不敢停,猴子懒得攀。来了孙大人,山里见青天。山上修了路,河里行了船。

QQ截图20190613135655

山民进了城,商人进了山。”这是流传在光雾山中盛赞孙清士的一首民谣。孙清士钟情山水,热爱百姓,山里的人将永远记着孙清士这位大巴山诗人!

《南江县志》记载,清光绪十一年,孙清士奉调做巴州州牧而离开了南江!

推荐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