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凤村里“玉凤”飞

6

“老孙,这几天雨水多,西瓜地里要注意排涝哦!”进入初夏,气温升高、雨水增多,巴州区龙背乡玉凤村正结瓜的西瓜苗管护尤为重要。老孙名叫孙文奎,是村里的贫困户,这几天,他在西瓜地里务工,叫他的人是第一书记陈小东。

自2014年驻村以来,陈小东总是天晴一顶遮阳帽,下雨一件雨衣,忙着走村串户,关心最多的,就是村里的各种产业。陈小东说,玉凤村早已摆脱过去“两条深沟十里长,十年九旱收成少,难找几家有砖房”的窘境,贫困发生率也从最初的27%降到0.04%。

精准识别挖“穷根”

为了破解长期制约村民脱贫致富的难题,陈小东驻村后,第一件事便是上山下沟查实情,走村串户听民声,在不到一周的时间里,走访村民90余户,把大家对全村脱贫致富的建议一一写在笔记本上,记在心中。

“玉凤村这只‘玉凤’要飞起来,至少有六个方面的问题亟待解决。”一次村民大会上,陈小东说出了贫困“病因”:基层组织缺乏感召力,村“两委”阵地残破不堪,党员先锋作用发挥不力,干部缺乏闯劲,村民缺乏干劲;村民观念陈旧保守,既缺资金,又缺技能,难以创业创新;农业基础薄弱,全村不通广播电视,村民信息闭塞……

“陈书记的一番话也说到了我们心坎上。”贫困户何树华说,会上,陈小东承诺要带领大家脱贫致富,当时大家都有些怀疑,经过这几年的发展,不得不为村里的变化竖起大拇指。

扭住关键破“瓶颈”

为了让“玉凤”飞起来,陈小东驻村的首要工作就是充分发挥好村“两委”的引领示范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脱贫攻坚的关键还是在我们的干部和贫困户。”陈小东说,为了让村干部凝心聚力工作,他主动向区税务局争取资金13.2万元,维修村“两委”办公活动阵地。同时健全村“两委”工作职责,严格落实“三会一课”、议事规则、村规民约、财务管理、“四议两公开一监督”等制度,村社干部人人落实目标任务和帮扶责任。他率先垂范,带头立“军令状”,党员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带头解决最难解决的问题,带头与最贫困的农户结对帮扶,切实增强了村社干部脱贫攻坚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增强了村“两委”班子的凝聚力与战斗力。

为了切实解决村民期盼多年的行路难及农产品运输难的“老大难”问题,陈小东多方协调争取资金30万元,动员村民集资投劳,硬化村道路2.7公里。同时,苦战三个多月打通二社600米社道路。

倾心引凤来“筑巢”

玉凤村一边发展骨干支柱产业及农户庭院经济,一边立足资源优势吸引外出务工青年回乡创业,招引外来企业在本村落户开发,带动村民脱贫致富促发展。

听到家乡脱贫攻坚热火朝天,多年在外务工的青年彭康深受感动,加上陈小东多次打电话动员他回乡创业发展,引领乡亲脱贫致富,没多久,彭康便回到玉凤村引用“温氏养殖模式”建起科学养猪场,年养殖育肥猪1000多头。

为了增加村集体收入,陈小东打捆使用各项涉农资金,由村牵头成立银凤祥种养专业合作社,和七彩林业公司签订收购协议,种下4万多株青枫,发展早熟红梨1万多株,引进美国大耳朵白羊,目前已存栏百余头。

“村里产业越来越多,我们挣钱的门路也多了!”贫困户魏益翔说,自家牛圈里存栏两头牛,两头母猪一年能卖两批猪仔,还种了一亩多地的蔬菜。“虽然家里的活路忙,但我还经常到村里的产业园区务工挣钱,脱贫早就不是问题。”

推荐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