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莉:心中有个文创梦

近日,由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省旅游协会承办的“2019年四川省旅游商品大赛”比赛结果揭晓,巴山竹编竹雕系列在200余件参赛作品中获得大赛银奖。获知这个喜讯的杨莉当时正在印刷厂里与工人们一起验收着一批刚印刷出来的产品。

她长舒一口气:“终于有起色了。”这句话看似平淡,却是她倾其所有默默坚持了三年之久的成果。为了这个成果,她顶着所有亲友的强烈反对和所有工人的不理解。但是,无论遇到什么阻力,她心中的目标始终坚定:开发出具有巴中特色的文创产品,让巴中旅游不仅有看的,有吃的,离开时还有带回家的礼物。

08-1

 

一句赶嘴的玩笑话

4月23日,记者在恩阳小微企业产业园的一个印刷厂里见到了杨莉。让记者感到奇怪的是,作为一个印刷厂的负责人,她办公室里居然没有一件印刷品展示,满屋子摆放的都是各式各样的文创作品:玉器、原石、蜀绣、金属工艺品等。

1993年从国营印刷厂下岗的杨莉,在2004年创办了自己的印刷厂。面对记者的疑惑,杨莉解释说:“我要做一个有追求的印刷匠。”而做文创产品就是她的追求,这个一开始被周围人嘲笑“不务正业,瞎搞”的追求还要从她九年前参加一次会议的赶嘴玩笑话说起。

2010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在北京参加了一个关于上市公司的交流会,会议间隙交流时,她被问到在哪里从事什么行业。当时,她脱口而出说:“我是在巴中搞印刷的。”这句话一出,与会者都投来惊讶的眼神,其中一人问到:“在巴中还有搞印刷上了市的公司?”

当时,为了掩饰自己的尴尬,她补充说:“我是做文创产业的,目前还没有上市。”

好面子的她,回到巴中一直把这句话放在心上,她时不时地会想,万一以后再见到那些人,怎么圆当时的那个谎呢?最后,她想,索性就让这句谎言成为现实。从那时起,她就一直在思考,应该从哪方面下手开发文创产品。

平时爱好旅游的她,与别人旅游不一样,除了拍照玩耍外,作为一个商人,她总是喜欢观察不同旅游区的旅游产业,久而久之,她发现,很多旅游景点的旅游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再联系到巴中的旅游景点,几乎没有什么有代表性的旅游文创产品。

2016年,在深圳举办的文博会,彻底打开了她的视野。从深圳回来以后,她立马行动了起来,开始圆6年前在北京撒下的那句“谎言”。


一次失败的农村之行

从小在农村长大的杨莉,对那些传统手工艺的记忆仍然清晰。在她的记忆里,曾经有邻居为了一根竹子争得面红耳赤,甚至大打出手。因为那时候,农村生活离不开竹制品。“背猪草的竹背篓、烹饪用的竹筲箕、晒粮食用的竹席等等。”杨莉介绍,现在这些很多生活必需品都被其他材料的制品替代了,农村会编这些东西的篾匠也越来越少了。


08-3


看到传统手艺的没落,看到自然资源的浪费,杨莉决定就从这上面下功夫。她决定给这门手艺赋予具有时代意义的现实价值,开发竹编工艺品,让它继续陪伴人们的生活。于是,她到处打听拜访乡间的篾匠艺人。

2016年下半年,她亲自拜访了51位篾匠,他们平均年龄都已经超过70岁了。而当她把自己的想法告诉这些艺人时,很多人都怀疑她是骗子,不愿意跟她合作。

杨莉介绍,这51位篾匠中,有一位80岁的老人是他们镇出了名的高手,擅长编竹扇,可以在扇面编文字和简单的山水图案。杨莉经过多方打听,终于找到了这位老人。杨莉看了老人编的扇子后,决定邀请老人去她的公司,管吃管住,让老人生产竹扇,杨莉包回收出售。一开始,老人满口答应,等杨莉过几天去接他的时候,他却变了卦,他告诉杨莉,他的这门手艺是无价的,扇子不是几十几百块就能买得到,至少需要上千元。

最终,杨莉的愿望彻底落空。


一个不知何时开花的梦

在老艺人那里受到的挫败感,更加坚定了她要开发文创产品的决心。为此,他将厂里的日常生产事务完全托付给哥哥,自己成天跑得不见踪影,全国各地去拜访名师。为此,她还让自己的孩子去学了美术设计。

福建、杭州、深圳、广州、云南,她的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只要了解到有比较好的工厂,我就一定要去参观学习。”最终,她在上海找到了现在教她开发竹艺产品的老师。她花巨资将老师请到巴中,先带老师参观了解了巴中的旅游景点和人文景观,又带老师熟悉了巴中的竹资源。随后,她就和老师一起天天泡在工作室,根据巴中竹子的特点研究创作作品。

不仅如此,她还将小时候妈妈给自己缝衣服纳鞋底的针线活儿重新拾起来,招了几个会针线活儿的姐妹,进修了蜀绣。用根根丝线将巴中的旅游景点和人文特色定格在一幅幅蜀绣作品里。


08-4


在近三年的时间里,她几乎把印刷公司所有的利润全部投入到文创产品的研发创作中,还欠下了几笔银行贷款。家人特别不理解她的这种行为,丈夫甚至一度想要和她离婚。

直到她的一件件作品成功完成,一套套精致的竹艺品呈现在大家眼前时,她终于赢得了家人的肯定。她仿佛看到自己一直坚持的文创梦开始发芽,而这次获奖让她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

杨莉坚信,总有一天,来巴中旅游的人都会愿意因为她的文创产品而再次到巴中来。

                                                                  (巴中新报记者  吴维义)

推荐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