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村落的“新生”之路

古树高低屋,斜阳远近山;林梢烟似带,村外水如环。3月,通江梨园坝村春意融融,随手一拍,都是一副诗意盎然的美图。

梨园坝有“大山深处的香格里拉”之美称,数百年间,梨园坝古村穿行于时光之中,很好地保存了下来……

梨园坝,大巴山深处的一块净土,“世外桃源”“大山深处的香格里拉”“川东北第一古村落”……到过这里的人,不吝给它誉美之词。

2014年,梨园坝村被列入中国第三批传统村落名录,自此,这块静谧之地逐渐被揭开面纱,专家、学者纷至沓来,解开这里一个又一个历史、文化谜团,游人、拍客接踵而至,感受、记录这里的如画美景。这个古村落究竟有多神奇、多美?日前,本报策划组织“行走巴中”文化采风活动,走进“中国传统村落”梨园坝,用文字与图片带你去认识一个真实而又梦幻的古村落……


14

 


“川东北古村落第一村”,已有600多年历史

梨园坝村属平坝地貌,龟背地形,河流逶迤,自古以来说被称为风水宝地。村子背依铁林古寨,坝内屋舍俨然,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北面山坡渐缓,梯田层叠,涧以山溪、池渠交织。

站在村头远望,小桥流水、青山环抱、梨花盛开……斜缓的山坡上错落有致地分布着大片青瓦粉墙木桩的吊脚楼和古老院落。这些院落依山势而建,错落有致,掩映于丛林绿树之中,山上流下的清泉汇成小溪从房前屋后流过。

飞檐翘脊,板壁花窗,青瓦屋面……村内建筑从整体到细节,都透着一股浓浓的古风古味,置身其中,仿佛瞬间回到了马氏家族最鼎盛的年代。

记者了解到,梨园坝古村落民居建筑群位于该村3、4社。整个村落传统风貌破坏较小,古建筑类型多样,工艺及传统民居式样独特丰富,农耕文化符号齐全,整体民俗面貌颇具特色。


22


“现存穿斗木结构院落58套,其中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建筑30套,明清建筑28套,其中四合院5套,三合院23套,保存较好的有20套,年久失修的有8套。这里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最老的房子可以追溯到明代。”泥溪镇文化站站长张磊介绍道。

2013年,四川省委党校教授、专门从事四川古民居研究的孙和平前来考察,称“梨园坝村是川东北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并且集中连片的古村落,是当之无愧的‘川东北古村落第一村’”。


寂寥的古村,要发展更要保护

在一个院落门口,记者看到有两位老村民正在用传统的石磨磨着黄豆,一勺黄豆下去,白白的浆液就流了出来。

在梨园坝保留了各种长三间、三合院、四合院,大小面积不等,有些院内早已没人居住,而有的院内,即便有人居住,也是宁静冷清,砖瓦的缝隙中已生长出杂草。

近年来,梨园坝村大部分青壮年外出务工,导致村庄“老龄化”“空心化”。而且因为年久失修,多处古民居成了危房,人为破坏也时有发生,在古村落保护和发展上,泥溪镇党委政府煞费心血。

“很多村民都不知道古村的价值,常有村民将房屋前明代的牌匾当作门板。还有村民把雕花窗户卖了,因为大家都觉得铝合金的窗子更安逸。有经济实力的村民更是想将古屋拆了盖小洋楼。”文化站站长张磊介绍。

“为了保护这些珍贵遗产,对于那些破损的古民居,我们引导村民在维修加固中尽量保持房屋的原貌。同时组织镇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到其他传统村落参观,让他们转变观念,认识到房屋的价值,从而形成全民保护古村落的氛围。”张磊称。

马希民所住的4号院是长三间格局,青瓦木柱白粉墙。考究的石砌地坝石板大小一致,整齐规整,一块一块都镶嵌精致。

张磊告诉记者:“2018年国家危房改造项目启动,考虑到梨园坝古村的特殊性,古房屋的危改与其它普通危改有一定区别,比如马希民这家,我们只是稍微地进行了排危加固,完善了老式房屋的使用功能,风貌上与传统民居保持着一致。”

临近中午,马希民开始烧火煮饭,袅袅炊烟从古宅上升起。记者看到,改造后的厨房宽敞明亮,厨房后面新修建的厕所干净卫生。马希民说:“时代在发展,老式的房屋无法满足现在的生活。几年前本想把老房屋拆掉盖洋楼,但镇政府来人劝阻,并对我的房屋进行了特殊的改造处理,改造后的房屋我住着还挺好的。”


20


“2015年,镇政府多方努力争取资金,启动了传统民居保护性修缮工作,同时恢复性建设了马氏宗祠和梨园戏楼。对老式的房屋外部修旧如旧,内部进行了改厨改厕,一方面将传统文化保护下来,另一方面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也得到改善。如今,58座传统民居中已有40座完成了修缮。”张磊介绍。

(巴中新报记者  曾丹)

推荐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