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房款交了近10年 新房却成了烂尾楼

“花近30万买这个房子,就是想有个家,在镇上好好带孩子上学,结果却变成了这样。”望着满目疮痍的新房,秦云珍泣不成声。

9年前,她和其他购房者在巴州区清江镇禹王宫街“成港国际新城”买了新房,9年后的今天,她们期盼的新房不但没交房,还成了烂尾楼。

“为了买这个房子,拿出了全部积蓄,还从银行贷了款,找亲戚朋友借了些。”购房者称,由于一直住不进新房,他们只好四处租房住,过着“打游击”的日子。

05-2

 

拆迁户

老房拆迁近10年 承诺成一纸空文

现年73岁的王兴贤是一名退休职工,在禹王宫街曾有一栋近500平方米的老房子。2010年,四川成港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来到这里开发成港国际新城项目,王兴贤和其他40多户居民的房屋被列入拆迁还房范围。

“根据签订的拆迁还房协议,我的老房子拆迁后,开发商要还我3个门市和5套住房,可现在成了一纸空文。”王兴贤称,协议还约定3年就交房,逾期将按规定支付过渡费和违约金。

“老房子拆迁后,就只有在街上租房住,我上有93岁的老母,下有儿女和孙子,还有我和老伴,全家四代6口人都挤在一屋,生活很是恼火。”王兴贤称。

和王兴贤一样,刘春芬也是成港国际新城项目的拆迁还房户,对于目前停工已久的新房,刘春芬每一次到现场看后都要伤心地哭一场。

“我的老房子拆迁后,根据协议,开发商要还我1个门市和6套房子,你看嘛,快十年了,新房还是一块平地。”刘春芬称,这几年来,全家人只好住在自家一个18平米的门市里。


购房户

住不进新房 过着“游击”生活

除了拆迁还房户,还有许多购房户在成港国际新城买了新房。近十年来,由于住不进新房,购房户大多过着“打游击”的生活。

“当初花了28万多元买了这个房子,就是想有个家,在镇上好好带孩子上学,结果却变成了这样。”望着满目疮痍的新房,购房户秦云珍泣不成声。

秦云珍说,为了买这个房子,她和老公拿出了在外打工的全部积蓄,还向亲戚借了10万元,这几年来,不仅要偿还因买房欠下的债务,还四处租房,加上水电气和房租,又多花了近10万元。

“我老家是水宁寺那边的,我儿子买这个房子花了22.4万元,交的全款,这几年我一直在清江街上租房带3个孙子上学,租金不仅年年都在涨,还经常搬家,过着‘打游击’的生活。”购房户鲜跃斌的母亲李如珍称。


记者调查

开发商资金链断裂 在建新城成烂尾楼

记者在现场看到,成港国际新城项目目前建有4栋房屋,其中两栋主体已建成,剩下两栋只建了几层就停了工。

05-1


“从2010年开始,断断续续修了很多年,才修得像现在这个样子。这几年来,我们还房户和一些购房户多次找到开发商和相关部门,但问题一直没有解决。”王兴贤称。

在成港国际新城售楼部,张贴着一张复工公告,上面写到:“清江镇成港国际新城开发项目于2017年5月实质复工后,因委托投资人资金断裂,工程再度停工至今。为尽快完善该开发项目后期工程,清江镇政府近期组织开发公司、项目投资人及拆迁户等多次研究会商,就该项目再次复工达成一致意见。”该复工公告落款日期为2018年11月18日。

然而,一些购房户称,虽然政府发了复工公告,但现场并没有实质复工。

在记者要求下,王兴贤拨通了开发商负责人张纯均的电话。

“你是张总不?”

“有啥事?你说。”

“我们等了这么多年,成港国际究竟啥时候能复工呀?”

“哥老倌,这个地方我砸了1个多亿进去,实在没办法了。这几天相关部门正在协调,今年四五月份准时要启动。”

“施工许可证和预售许可证能不能办下来?”

“能能能,大概五六月的样子。”

挂断电话,王兴贤告诉记者,这样的电话他们已记不清给开发商打了好多次,每次对方都是一样的答复。

“哎,我们实在没办法了,到底何时能复工?我们只有无奈地等下去。”王兴贤沮丧地说。


镇政府:

投资人已确定手续下来即可复工

对于成港国际新城迟迟不能复工的原因,清江镇政府分管建设的副镇长刘长江称,成港国际新城计划建设14万平米,目前已建近10万平米,由于开发商手续不完善、资金链断裂,导致项目一度停工。

“目前新的投资人已确定,原开发商和现在投资人的合作事宜已基本商定好,但相关手续还需原开发商完善,等施工许可证等手续下来后即可复工。”刘长江称。据他了解,该项目共有40多户拆迁还房户,96户购房户。

“为让还房户和购房户尽快住进新房,这几年来我们多次打电话给开发商,要求完善手续早日复工,但对方也有一些难处,目前我们尽力在协调解决。”刘长江称。


律师说法:

购房者可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对于购房者的遭遇,本报法律顾问蒲仕军称,根据合同法相关规定,购房者与开发商签订购房协议后,便形成了合同关系,如果遇到合同无法正常履行情况,购房者可按照合同规定条款维权,要求开发商履行相关义务。如果遇到开发商玩失踪、合同欺诈等情形,购房者可首先向公安部门报案,其次可把购房协议、缴款票据等材料准备好,向人民法院起诉。

(巴中新报记者  黄家锐)

推荐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