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距离探寻气象奥秘

3月23日是第59个世界气象日,今年的主题是“太阳、地球和天气”。为普增进社会公众对气象工作的认识和了解,增强公众防灾减灾意识和避灾自救能力,市气象局在22、23日向公众开放。

本次活动围绕“世界气象日”主题,开展了天气预报制作过程及原理介绍、参观影视大厅、介绍天气预报节目录制过程等系列科普宣传活动。

天气预报员如何预报天气?天气预报如何录制?人工降雨怎么实现?本报记者带你一探究竟。


04-2


8块显示屏背后的气象海洋

在市气象台,有8块整齐排列的电脑显示屏,屏幕上显示着不同的观测图。“我们主要就是根据这些观测数据来计算分析天气的。”气象预报员袁亮已经跟这8块显示屏相处了7年时间,用他的话说,“已经有感情了”。据他介绍,气象分析和预报是比较靠经验的工作,而这7年下来,他基本“摸透了巴中气象的脾气秉性了”。

袁亮介绍,这些屏幕分别显示着雷达图、卫星图、探空图、巴中主要水域的水量图以及巴中范围内近200个地面观测站的信息。而这些信息背后其实是一个浩瀚的气象海洋。他们计算分析巴中天气情况就是要在这些“海洋”里面提取气象要素。

气象要素观测可分为地基观测、空基观测和天基观测三大类。地基观测主要有地面气象站、自动气象站(无人)、雷达、海洋站、船泊;空基探测主要有探空气象、探空火箭、探空气球;天基探测主要有静止卫星、极轨卫星等。气象观测数据通过气象专用网络通道传输到中国气象局。

气象要素的预报主要分为资料同化和数值预报两大过程。气象资料同化就是将收集的全球数据(国外共享数据,国内的部分数据也向国外共享)统一为数值模式可以识别和使用的数据。数值预报就是使用大气运动方程建立的数值模式,按时间顺序计算不同高度全球各处气象要素的值。数值模式涉及到大量微分方程,计算量巨大,一般都是使用超级计算机完成。电视或者其他媒体的天气预报就是基于这些分析计算出来的数据而来的。


追云逐雨风云不再“莫测”

3月7日和17日,我市普降小雨,个别地方达到中雨。而这两场春雨其实是实施人工增雨作业的结果。

“人工增雨是人工影响天气里面的一种。除此之外,还包括人工防雹、人工消云减雨、人工消雾、人工防霜冻。”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工作人员彭龙介绍。

人工影响天气是开发空中云水资源的有效途径,也是防灾减灾的重要手段。在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时,工作人员需要通过综合监测系统对当前天气进行监测,确定要播撒的目标云(雹云或有降雨潜力的云)。通过监测分析,确定作业目标是否适合。

随后,通过作业指挥中心对作业条件模式预报和监测识别,综合给出作业方案,包括催化时机、催化部位、催化剂、作业工具,以及观测方案,并申请作业空域。

“我们常见的作业设备,主要包括地面作业设备和空中作业设备,地面作业设备有地面燃烧炉、高炮、火箭弹等。3月份组织的两次人工增雨作业,就是以火箭弹为主。”彭龙说,通过发射含有催化剂的火箭弹到高空云中预定位置,催化剂自动燃烧,沿途燃烧,线源播撒,随风扩散。然后通过作业指挥中心对作业效果进行检验。

在实现人工增雨作业时,工作人员将根据云的性质来确定是否实施人工增雨作业。“这就是我们常讲的成云降雨,它必须满足三个条件:一定的凝结核和冰核,充足的水汽以及上升的气流。而人工影响天气就是改变冰核(冷云催化)和凝结核(暖云催化) ,即人工增雨所谓的冷云催化和暖云催化作业。”彭龙说。

“实施一次人工影响天气作业 ,最重要的就是抢抓时机。时机一旦错过,只有等待下一次机会。”彭龙说,通过人工增雨,不仅可以有效改善大气环境质量,还能降低森林火险等级,增加土壤墒情、补充生态水量。


04-3


风云变幻通过这些方式自知冷暖

“气象服务分为3种,分别为决策气象服务、专业气象服务和公众气象服务。‘明天是阴天还是晴天’‘明天会有雨吗?’这些气象信息和老百姓息息相关,当我们得到已经制作好的气象信息后,就会通过不同传媒、以不同的方式在第一时间发布出去。”气象信息中心主任陈春介绍,最传统的发布气象信息的方式就是广播和电视。

据介绍,大家经常在电视上看到的天气预报其实是:气象信息中心每天根据市气象台的天气预报结论,撰写未来天气主持词,编辑电视天气预报专用录制软件中巴中各个乡镇、景点的天气状况内容。在专业的摄影棚中录制电视天气预报节目,制好后再进行后期剪辑而成的。目前巴中天气预报在2套巴中电视台节目播报,巴中电视台综合频道主要播报全市各重点乡镇天气情况,巴中2台主要播报全市各风景区天气情况。在电视天气预报节目录制过程中,需要主持人拥有扎实气象基础知识功底,“因为他们是在一个蓝布前面录制的。”大家看到的气象云图信息其实是后期加上去的。

而当前在保留这些传统发布方式的同时,也出现了很多新的发布方式,让大家可以随时随地了解到气象信息。 “如果出现了天气预警信息,我们则会通过不同传媒(气象微博、微信、短信等)、以不同的形式及时发出去,以便让百姓得到第一气象服务信息,方便安排出行及劳动生产。”陈春说。

(巴中新报记者  吴维义)

推荐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