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穷窝”住上好房子 “换穷业”过上好日子

“现在我们的生活可是变了样,出门就是水泥路,去哪儿都可以坐车,比以前好了不知多少倍。”乍暖还寒的三月里,走进南江县寨坡乡易地扶贫搬迁聚居点,村民岳俊容在家门前的菜园子忙碌,她一边栽黄瓜、辣椒苗,一边乐呵呵地说,自从搬进聚居点后,孩子上学方便、看病就医也方便,出门脚不沾泥、吃水不用肩挑,过得像城里人。

“我们的易地扶贫搬迁案例,曾入选了国务院扶贫办编写的《脱贫攻坚·新发展理念案例选》,在全国公开发行,我们这套模式正在让越来越多的老百姓受益。”市扶贫开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仅去年,我市易地扶贫搬迁9.2万人,提前两年完成“十三五”目标任务。

坚持“三不”原则 住上好房子自筹压力小

“我家里5口人,过去住在破旧的土坯房内。现在自己只出了5000元,就搬到了125平方米的楼房里。”南江县寨坡乡溪口村贫困户张敏说,本来自己想修大一点,但村里劝说,考虑到经济条件,建房面积每人控制在25平方米内。

“扶贫干部也说了,如果以后我家条件好了,现在的户型也给我们预留了扩建的位置。”张敏说,既考虑到不因建房而再次返贫,也考虑到以后的生活,这让一家人觉得这新房住的真值。

搬出穷窝过上好日子,我市坚持“不超标、不豪华、不闲置”,严格执行“搬迁房户均自筹不超过1万元”的政策,严格遵守政策规定的人均不超过25平方米建筑面积界线,明确规定建档立卡贫困户在未验收销号、稳定脱贫前,不得自主举债扩建。

我市在推进易地扶贫搬迁中,在房屋设计上也有不少创新。比如巴州区宏福村,新居分两种样式修建,50平方米的建成一层平房的形式,方便未来自行加盖第二层;50平方米以上的预留两个阳台,贫困户脱贫后,可根据需要把阳台改建成房屋。

既避免“超标”,又满足了住房需求,确保贫困群众搬得起、住得下,更重要的是最大限度释放政策红利,增强了贫困户脱贫的内生动力。

宏福村贫困户廖祥云就是其中之一。70多岁的他和儿子相依为命,住进50平方米的新房,现自筹不到4000元。“别看我家房子小,但是厨房、卧式、客厅、卫生间都有。”廖祥云说,过去住在低矮潮湿的土墙房子里,走在村里都抬不起头,自从搬进新房后,父子俩终于扬眉吐气了一把,家里的经济建设也搞起来了,房前屋后养起鸡鸭、农闲时到村里的丹参产业园就近务工,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坚持“三搬”原则 过上好日子致富有奔头

从大山里搬出来,通江县空山乡青龙村贫困户朱以树和妻子文莲右更忙了,“和以前早出晚归忙几亩地不一样,现在我们两口子也靠‘工资’吃饭。”说起现在的生活,朱以树感触颇深,过去,别看一年太阳晒着、寒风冻着、人不闲着,但一家人还住在竹篱笆糊泥的房子里。

“2012年夏天,一场大雨引起屋后的土石松动,一块大石头滚下来,直接把墙壁砸烂,把床砸碎。”朱以树说,原本简陋的房子更破,遇到下雨再也不敢住了,经常半夜听见雷声就爬起来到邻居家借宿。不仅如此,两个儿子先后带女朋友回家,都因为居住条件太差扭头就走。“现在总算住上了好房子。这里离街道近,房屋设计得好,功能也齐全。”

朱以树说,从山旮旯搬出来,村里为他们想得更长远,引进两家企业,成立农业合作社,平时俩人在合作社务工,一年能收入两万多元。“我们当时只想赶紧搬走,也没考虑到收入来源,想着走一步看一步,大不了再出去打工。”

“住的条件好了,我们老两口又有了工作,儿子的女朋友来家里也同意亲事了。”朱以树说,有生之年能过上这么好的生活,他就想再多活几十年。

“易地扶贫搬迁不仅要让贫困户‘挪穷窝’,还要帮助他们‘换穷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市扶贫开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此我市坚持“搬得准、搬得顺、搬得富”,做到“三靠”“五进”“六不选”,即靠园区、靠景区、靠产业基地;进城区、进集镇、进社区、进乡村旅游区、进中心村和聚居点;有地灾隐患的不选、纳入生态功能区的不选、无发展后劲的不选、基础难改善的不选、上学就医难的不选、群众不满意的不选,确定搬迁地址,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产村一体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建设,让群众搬穷窝、换穷业,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

推荐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