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味道:巴中年俗

12

春节,俗称“过年”,是汉族最热闹、最喜庆的传统节日。自汉代以来,以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民国初将其改为春节,把公历1月1日称为新年。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定使用公历纪年,将公历1月1日定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

巴中人过的是汉族传统节日,但又具有巴山特色,各区县还有一些自己的风俗。其中,过年期间巴中就有不少传统风俗,历经岁月流逝传承至今。

13

腊月
  准备年货盼过年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物质匮乏,过年的吃食几乎全靠手工制作。今年73岁的王本英老人不仅了解巴中的传统年俗,还会做过年时吃的各种食品。

小寒、大寒天,家家户户杀年猪,请亲戚、邻居吃“庖汤”。地里刚割的白菜、刚拔的萝卜,洗净切块垫底,铺上现炒的泡椒肉丝、猪肝、腰花,一锅热腾腾、香喷喷的“庖汤”新鲜味美。酒足饭饱,杀猪匠还要将整头猪分割成一方一方的,每一方都用刀钻个小眼,用盐腌渍几天,再用棕树叶子搓成的绳子穿起来,挂在火坑上烘。最好采些柏树枝,不要明火,只用烟慢慢熏,这样熏出来的腊肉颜色橙黄、香味醇厚。

准备过冬的柴火是一项重要内容,大雪封山之前,家家户户的房檐下、灶屋里就堆满了一摞摞劈好的柴火,煮饭、烤火、烘腊肉,可以过一个暖和年了。

香肠也是巴中人过年必不可少的一道菜。选用肥瘦相宜的猪肉切成小块,加入盐和花椒、辣椒等香料拌匀,灌入洗净的猪小肠,然后用棕树叶子系成小节,也挂在火坑上烘。经过烟熏火烤,猪肉脱去水分,取来煮熟切片,白嘴吃或者蘸佐料吃,腊味浓郁、香味扑鼻。

到了腊月下旬,天寒地冻,食品容易储存,适合炸酥肉,做酱豆子(豆豉)、灰菜(魔芋)、碱水馍馍(米豆腐),磨汤圆粉、豆腐,煮醪糟等初加工食品。“以前没有大碱的时候,就用开水兑草木灰,再加入大米浸泡一夜。第二天,用石磨把泡好、洗净的大米磨成米浆,倒入锅内边煮边搅,然后搓成条块状,上锅蒸熟,碱水馍馍就做好了,既可以当作主食,也可以做成菜。”王本英说。

晒苕干、柿饼,炒花生、瓜子,打爆米花,这些零食是孩子们的最爱。吃食虽然丰富,但都是用自家粮食做的,成本低,普通人家也吃得起。为了迎接新年,条件好一点的家里,大人小孩还要做一套新衣、新鞋。

春节到来之前,还有两项重要的仪式:祭灶、“打扬尘”。在通江一些地方把祭灶叫“过素年”。相传灶有“灶神”,是玉皇大帝派往人间监察黎民百姓的使者,是“人间司命主,天上引月神”。腊月二十三,灶神要升天向玉皇大帝交差,反映一年来人间为善作恶的情况。人们害怕灶神在玉皇大帝面前说坏话而招致灾祸,于是买一张灶神菩萨的画像,或用红纸写成灶神牌位,贴在靠近灶的墙壁上。当晚,点燃香烛,备好素食、瓜果、麻糖,虔诚叩拜,请求灶神在玉皇大帝面前多说好话。腊月二十四,灶神来人间,人们还要焚香祭祀欢迎灶神。祭灶这天,全家老小不得在灶房发牌气、打人、骂人;猪肚、猪大肠和脏臭之物不得在厨房淘洗;不得烧不洁净的柴火。

腊月二十四后,家家户户要打扫卫生,把屋内屋外、房上房下、墙里墙外的“扬尘”(灰尘)、蛛丝扫得一干二净,清理屋前阴沟、屋后阳沟里的污泥浊水。有的地方老人还教小孩唱:“腊月二十七,里外洗一洗;腊月二十八,家具擦一擦;腊月二十九,脏物都扫走;一派新气象,除尘把岁守。”

14

除夕
  团团圆圆过大年

过年,尤以孩童最为欢喜,有“大人望挣钱,细娃望过年”之说。小孩儿望什么?自然是过年时有各种好吃的,还要放鞭炮,是一年里最热闹的时候。

经过腊月里忙碌的准备,外出的家人也赶了回来,终于到了腊月三十,这天中午“团年”是春节期间最重要的一项仪式,一家人要穿上新衣坐在一起吃一顿团年饭才叫过年。

团年饭前,乡邻里都争先放鞭炮,越早放越吉利;送“刀头”(猪肉或鸡头)到祖坟上敬祖先,在神龛前摆上“刀头”“敬酒”,作揖磕头,还要敬附近的“土神”。

团年饭的丰盛自不必说,炖一锅猪腿肉、酥肉汤、酱豆子炒腊肉、煎豆腐和碱水馍馍、泡菜炒灰菜,还有鸡、鸭、鱼……一大桌菜让人不知道先吃哪一个。团年饭一定要有鱼,意为“年年有余”;要有猪头肉、猪尾巴,意为“有头有尾”“有始有终”;一定要多煮饭菜,最好能吃到正月初一,寓意年年月月饭吃不完,剩得越多来年就挣得越多。吃团年饭时,晚辈要向长辈敬酒、奉菜;长辈要封赠晚辈吉利话。

腊月三十晚是除夕夜,家家户户不走亲戚、不串门,巴中有句俗话说:“讨口子(乞丐)都有个三十夜。”这天晚上最重要的事是守岁,通夜不能熄火,寓意“火红兴旺”,有“腊月三十晚的火,正月十四的灯”的俗语。

在农村,人们过年前就到山上挖树疙瘩,以备腊月三十晚上烧烤火,并把烧树疙瘩称“烧猪脑壳”,树疙瘩越大,来年的猪就长得越大。三十晚上,全家人围着火坑“烧猪脑壳”,边吃干果糕点,边叙家常、摆“龙门阵”,说说笑笑,一起等待新年的到来。

孩子们是最开心的,不仅有各种好吃的,还能收到长辈们给的压岁钱。人们认为小孩容易受鬼祟的侵害,而“岁”与“祟”谐音,所以用压岁钱压祟驱邪、保佑平安,祝愿孩子在新的一年健康快乐、平平安安。

腊月三十夜零点一到,旧岁送走,迎来新年,各家各户燃放烟花、鞭炮,孩子们又高兴了一场,跳着笑着放完了烟花,熬不住就去睡觉了;老人们还坚持通宵守岁,以祈来年家庭和睦、人畜平安、风调雨顺。

16

正月
  走亲访友好玩乐

无论除夕夜睡得再晚,正月初一大人、小孩都得早起,到水井或河里挑两担水,第一担叫“金水”,第二担叫“银水”,寓意新的一年有“金银水”往家里流。

正月初一的早上要吃汤圆,意为一家团圆、招财进宝。人们认为初一至初三这三天里天上诸神下界,看民风、察善恶,不得打人、骂人、干坏事,否则就会受到惩罚;也不能哭鼻子,要开怀大笑,为新的一年起个好头;如果捡到钱,会被认为新的一年有好运。

在通江,有“初一不出门,初二慢慢行,初三初四拜乡邻”的俗谚。正月初二到十六为拜年时间,姑、舅、姨、表等亲威要相互拜年,其中岳父岳母家是必去的,至亲家里一般要耍一两天。拜年绝不能空着手去,要送猪肉、粉条、挂面等物,长辈还要给晚辈准备红包。

从腊月三十到正月初四,大家都忙着团年、走亲戚,农民不下地干活、商店不开门营业。正月初五这天,农民开始下地、商店开始营业,俗称“破五”。

巴中的风俗,正月十四(有的地方十五)中午一家人又要团聚在一起,叫过小年,这天农村有很多有意思的风俗。“喂果”,在果树上划一条口子,向里面“喂”米饭,一边“喂”一边唱:“饭耙坨、饭耙坨,果果结了不得落……”祈盼来年风调雨顺、庄稼丰收。

烧土蚕,在自家菜园子里点燃一把谷草,一边烧一边说:“烧啥子?烧土蚕。烧死了没有?烧死了。”

吼麻雀,吃过午饭,沿着自家的田埂一边走一边大声吼:“吼啰嗬!吼啥子?吼麻雀,吼到河那边去吃谷子……”

送跳蚤,傍晚在山上砍一捆豆火(bie)拉子(一种荆棘类木本植物,燃烧时能发出鞭炮爆炸的声音),先扫去屋里的渣滓,然后将豆火拉子点燃,边烧边说:“跳蚤公,跳蚤母,河那边请你过十五。酒也有,肉也有,爬到他床上就莫走!”

赶老鼠,晚上,手拿一根木棒和一个烂瓜瓢,在屋里边敲边走边说:“十四敲破瓢,老鼠下儿不长毛,落窝!落窝!”

赶毛狗(狐狸),傍晚时,一人倒披蓑衣扮作毛狗从屋后开始绕房一周,一人手拿响叫棒(将竹子砸破做成),一边追赶“毛狗”一边摇着响叫棒,以示赶走了毛狗,使家禽免遭其害。

“偷青”,这天晚上,未生育小孩的年轻妇女悄悄到别人家的菜地里“偷”一点青色的蔬菜,以此求子。

除此之外,过小年还有请“火姑娘”“七姊妹”“筷儿神”“鸡毛神”“扫把神”等习俗。“小时候过小年很热闹,特别是‘送跳蚤’,小伙伴们一起上山砍豆火拉子,回来点燃了,围着火堆又唱又跳。”今年50岁的市民李杰说起儿时过小年的习俗,眼里满是回忆。

正月十五元宵节这天,巴中民间会举办游乐活动——“社火”,敲锣打鼓、唱戏、舞龙舞狮,在街上巡游,供行人观看,共庆佳节,十分热闹。

对巴中人来说,正月十六登高结束,春节才算过完。登高是巴中民间自然形成的活动,这天人们邀亲请友、扶老携幼、穿戴一新,到巴城城郊南龛、西龛、塔子山、望王山、莲花山等地登高游乐,以“游百病”(驱走百病)。民间还有一说:“一年苦到头,春节要尽情耍,而过了十六这天,是‘火烧门前纸,大人做生意,细娃捡狗屎’,一年辛苦又开始。”

推荐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