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江县红光镇党委书记李宝:“小书记”有大本事

自2016年4月李宝任南江县红光镇党委书记以来,他始终以脱贫攻坚为重心,创新“134”工作思路(即一个发展定位“花果红光”,三条现实路径“全域产业、全域旅游、全域小康”,四个工作目标“脱贫奔康示范区、绿色产业带动区、乡村旅游精品区、基层党建活力区”),带领群众脱贫奔康,取得显著成效。2017年底,红光镇实现地方生产总值1.67亿元,人均纯收入8588元,较2014年同比增长73.9%和54.1%;规模发展特色产业1.3万亩,减贫549户2054人。

李宝(左)正在了解村民种植羊肚菌的情况。

走村入户找贫困“症结”

创新思路破解发展难题

80后、个头不高、娃娃脸……这是村民们对于李宝的第一印象,村民们也习惯叫他“小书记”。

红光镇地处南江县西南方,辖 12 个行政村3个社区居委会,60个村民小组,共5896户2.2 万人,2014 年共识别 3 个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 796 户 2902 人。贫困人口基数大,脱贫任务繁重。上任不到3个月,李宝便把镇上的所有贫困户都走访了一遍。

“茨竹村贫困户马玖山因残无法干重体力活,柏山村贫困户孙福江种植葡萄缺技术,白庙村张应壮家庭不知干什么能赚钱……”经过梳理走访1700余户3500多条意见建议,他终于找到了“症结”所在 — —脱贫的思路有问题、规划不接地气、产业发展无规模、帮扶工作用心不够等突出问题。

思路决定出路。在2016年全镇党代会和人大会上,李宝提出了“加快绿色崛起、建设花果红光”的发展思路。

全方位谋划产业布局

招引落地17个项目

访贫问穷只能解得一时之急,谋划产业才能争得长远发展。为给镇上找到对路的产业,李宝先后 10 余次到成都、陕西、浙江等地邀请专家到红光镇调研、测试、规划等,在省农科院、川农大等的大力支持下,全镇因地制宜布局了“一万十千亩”五年产业发展规划,推进建成万亩富硒“光雾蜜李”产业园、千亩富硒杨梅产业园、千亩渔业产业园、千亩富硒葡萄产业园、千亩富硒茭白产业园、千亩“优质翡翠米”产业园、千亩富硒茶叶产业园、千亩富硒食用菌产业园等。

2016年以来,在李宝的“跑动”下,红光镇招商引资落地项目达到 17 个,累计投入资金4.6亿元。在产业发展中,创新推行“公司+农户、基地+农户、专合+农户”模式,实现“土地流转、入股分红、就近务工、公司订单”等多种利益联结模式,在全县得到推广。

“‘小书记’有本事,想出的路子真不赖。”柏山村村民杨勇家曾因病返贫,李宝不仅帮助他加入羊肚菌种植专业合作社,还为他送来种子并联系技术人员指导。如今,仅靠种植羊肚菌就能实现每亩 8000 元的纯收入,杨勇的脱贫梦已然实现。

脱贫措施初见实效

各项产业蓬勃发展

天道酬勤。在李宝的努力下,如今的红光镇花果飘香,各项产业蓬勃发展。全镇 12 个村已规模种植水果 6000 亩,带动群众发展水果3000亩,建立花果产业核心基地8个;引进返乡人士创办旅游综合体3个,创办田园综合体6个,建设杨梅、葡萄、食用菌等特色产业基地12个,建设美丽渔业基地2个,建立专业合作社32个,带动700余人通过劳务增收,2300余户通过产业增收。

现在全镇每年举办玉湖龙舟赛、黑池村杨梅采摘节、房岭村李子品鉴会、柏山村葡萄采摘节、玉白村抢鱼节、玉湖疱汤节等八个乡村文化旅游和重大民俗节庆活动,年吸引游客量达50万人次以上,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000余万元。

“全域产业发展是基础,在此基础上发展全域乡村旅游,最终实现全域小康!”李宝对此信心十足,2019年“花果红光”将基本建成,实现农旅融合,打造集观光旅游、果蔬采摘、休闲娱乐为一体的万亩田园综合体。

2017 年 5 月《人民日报》以《小书记有大本事》为题刊载了李宝的工作事迹;2018 年《农民日报》以《花果飘香展蓝图》为题刊载了红光镇脱贫攻坚和产业发展成效;央视七套节目组专门走进红光探析“花果红光”看乡村振兴。全镇脱贫攻坚工作连续两年成功通过省级第三方评估。

推荐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