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巴中”系列报道之二——经历三百余年风韵犹存 翰林院落堪称一绝

通江县兴隆乡紫荆村因盛产紫荆树而得名。该村农耕文化符号齐全,整体民俗面貌颇具特色。该村以李姓村民为主,李氏在清康、雍、乾时代就有进士2人、举人8人、副榜1人。尤以李蕃 (敕授文林郎)、李钟壁(敕授承德郎,官六品)、李钟峨(诰授中宪大夫,官四品)父子三人为代表,后世称其为“三李”。

三李故居4

清代建筑群“三李”故居、“翰林墓”、“举人进士墓群”、肇始于明万历年间的古书院“玉辉洞”、雍正帝颁“奉天诰命”,封赠李钟峨之妻雷氏为恭人的诰书、《通江县志》手稿等,至今保护完好。

三李故居19

投资1000余万元

“三李”故居焕然一新

“三李”故居始建于清朝康熙年间,规格严谨,马圈、桅杆、牌坊、廊坊、轿房、厅房、堂屋等梯次布局,是一座具有巨大文化价值的清代翰林院落。其故居文化遗迹、建筑风格、园林规模、自然环境等在川内外都堪称一绝。

经300多年的风雨侵蚀,屋面大面积垮塌和漏雨,木构件腐朽和墙面严重风化。为了让这座我市唯一保存较为完好的清代名人建筑发挥它的科举、建筑、耕读、民俗等文化价值,近日,投资总额1000余万元的通江县“三李”故居文物抢救性修缮保护工程全面完成。据悉,“三李”故居修缮暨陈列布展项目是通江县“三李文化产业园”建设的重要内容,主要包括“三李”故居文物本体修缮保护、附属配套设施建设及陈列展示三部分。

三李故居1

40余套古建筑保存完好

“进士第”和“举人宅”川内罕见

紫荆村物质文化遗存丰富,古碑、古桥、古路、古寨、古墓、古建筑,比比皆是。保存完好的古建筑40余套、古建筑群两处(翰藻院、翠云居)、李氏家族墓葬群、五座古墓葬。尤其是古建筑雕刻精美,寓意吉祥,如“麒麟献瑞”、“鹿鹤同春”、“凤羽”、“象鼻”、“平安吉祥”、“鸿福齐天”、“瓜瓞绵绵”、“五子拜寿”、“野鹿含花”、“卍字曲水”等随处可见。中堂之中梁,多画有太极图或如意缠枝花卉等图案。

翰藻院座落于兴隆乡玛瑙村三组,距今已有260余年,占地8300平方米,建筑面积6800平方米,房屋68间,为四进九道门,梯形建筑。雕梁画栋,古色古香,精雕细刻,无不体现仕者风范。古老宏大的建筑群依山而建,左边是文昌阁,右边是魁门,顺着文昌阁的石阶而上,有一个平台,据说是“递帖台”,远方来的客人文帖在此登记并禀报主人,门前有门当一对,经过厅堂,有一条小长廊连接到魁门,穿过层层厅堂,经过八扇门才能来到正室,正室宽敞明亮,门窗雕刻着神态各异的图案,正室的最里边隐藏着一个小屋,摆放着立式的壁柜,供奉李氏祖先的牌位。这间小屋的顶上还有一个小阁楼,其左边有一个小的暗门直通阁楼,据说,这里是专门用存放皇帝的赐品和臣子间往来的重要礼品。

进士第和举人宅,两宅相连,构成一个庞大的清代建筑群,整个建筑群座落在太阳石和月亮石之间,太阳石和月亮石本像同一整块石头,从中间劈开,左右各执一块,在同一直线上,两石都向中间做环抱状,大自然真是鬼斧神工。太阳石上长满了苔藓,但中间显露出一个光秃的圆形,当地老人说:这块光秃的地方从来没有长过什么植被。月亮石像半圆的月亮,横卧在右边,故名月亮石。

三李故居1

读书洞穿穴对流,冬暖夏凉

李蕃读书的玉辉洞,又名龙吟洞。位于“三李”故居东一公里崖下。1633年10月,11岁多的李蕃在父亲安排下正式接受师教,教师是当地名儒马龙吟,学馆设在马老师屋后一山洞中,其洞高三丈,纵二丈,宽丈余,可容座十余人。洞内空气穿穴对流,冬温夏凉,洞外竹木交相掩映,静幽安谧。

据传,洞外原有三间瓦屋,为学子所居之室,后不知何时所毁。

深远洞位于紫荆村四组,当地村民称“干龙洞”。洞深不可测,洞洞相连,陡处皆有石梯或凿迹可过,洞内水声潺潺,然而只闻其声,不见其水。上世纪七十年代,当地政府曾多次组织人员寻找其源,欲引水抗旱,均无功而返。据传,该洞为李翰林原配雷氏(诰封恭人)避难处。

马氏桅杆位于紫荆村七组芷草坪马家院子前,挂双斗。桅杆四斗四面各刻一字,组成四个词组。左桅杆上斗为“文光射斗”、下斗为“奎璧联辉”;右桅杆上斗为“福星高照”、下斗为“南极耀彩”。桅杆基座为天圆地方素覆斗式,其四面八方刻有“鹿”“蝙蝠”“牡丹”“曲水卐字”等吉祥纹饰,保存完好。

三李故居深远洞

五大古园:美化乡景 泽及后人

紫荆村有300年左右历史的古桂花树、黄粱树、紫荆树、梅树、柏树、银杏等数十棵。康雍乾时期所植建的梅园、茶园、竹园、柿园、栀园等规模宏大,保存完好,至今泽及后人。

通江“三李”为改善家乡经济,借园林景色抒情言志,在家乡共建有大小六园:茶园、梅园、竹园、栀园、柿园、枣园。如今保存较完整的有梅、茶、竹、栀、柿五园。

“三李”茶园

“三李”茶园位于“三李”故居西南二公里处,占地五百余亩,该地日照特别长,故取名为“太阳塆”,也叫茶园梁。生长在此园的绿茶种系当地绿茶和李蕃自安徽芜湖带回的绿茶种及李钟壁从广西贵港覃塘采回的绿茶种混种而成。后茶园逐步扩大,到道光年间整个兴隆乡所产茶叶均为“三李”茶品系。康熙五十三年(1714)秋,李钟峨儿子李昱、李昺前往京城,带去了产自故乡的茶。李钟峨让时任文渊阁大学士的老师李光地品尝,李光地品后大加赞赏,并建议送皇上品尝。康熙品后龙颜大悦,连口称赞。李钟峨乘机禀报皇上:“此茶乃产自臣故里太阳塆,系我父、兄将四川、安徽、广西三省绿茶混种而成,因山好、水好,地理环境优越和阳光充足,故幸得此茶。”并细述了李钟壁如何费心包装才将新鲜绿茶带到京城的经过。康熙听后甚是欢喜,“难得李爱卿及家人一片真心,此茶就以‘三李’命名吧,日后可大为推广,以益百姓健康。”自此,“三李”家乡就大规模的推广栽种“三李”茶。“三李”茶即今翰林茶的前身。

竹园

“三李”祖上原在“翠云居”右面崖下两溪交界处栽植有几亩竹园,竹子除观赏和美化庭院外,还广泛用于生产背篓、竹筷、竹椅、竹榻、竹帘和各种其它竹编。“三李”从安徽芜湖回到家乡后,在斑竹溪(今紫荆村八社铁匠河)又修建了赏竹的茅屋和园亭,并进行了大规模的实用和观赏为一体的慈竹栽植,今该处还残存有一百余亩的慈竹林。

李蕃梅园

李蕃梅园主要位于紫荆村四组,面积500余亩。康熙二十三年(1684)李蕃被诬回家后,在故居后山(今紫荆村四组),栽种了从安徽芜湖带回的青梅种二十余亩,并在梅林下一天然巨石板上书 “李蕃梅园”四个大字。李蕃对他的梅园有诗云:“梅仙曾住碧霄间,时为寻花自往还。玉骨怕教蜂蝶近,故堆霜雪满溪山……林下轻风一老人,梅花满院不为贫。将花细嚼寻花味,懒向枝头去觅春”。

柿园

柿园主要位于紫荆村二组,面积约500余亩,散落于农户的房前屋后,田间地头。柿子成熟时村民们家家户户将柿子去皮用草绳串成串,挂着风干成柿饼。据载,康熙二十三年(1684)李蕃一家人从安徽芜湖回到家乡后,便开始在新修的“翠云居”周边大量栽种柿树,其品种有红柿、甜心柿,沙心柿、油柿等。通过几代人的栽植培育,三李故居共有翠云居、芝园、深远洞、石城溪、翰藻院五大柿园。沧海桑田,五大柿园虽只剩寥寥,但依旧可见当年规模。

栀园

康熙二十一年(1682)夏,李蕃被康熙特赦后侨居于安徽芜湖,芜湖一带种栀子者甚多。康熙二十三年(1684),李蕃一家回到四川后,将从安徽芜湖带回的栀子花种与当地栀子花种栽种于老家“翠云居”的前后山地,不数年,栀树成林。三百多年过去了,因改土造田,成片的栀园己不复存在,但紫荆村六、八组农户的田间地头、山坡林下几乎遍有。其花开时,正值川东北地区水稻栽插之时,其香幽远,沁人心脾,其子入药,为村民经济来源之一。

“三李”留下传世佳作 为官为人颇受景仰

“三李”为官为文为人颇为后世景仰,已成为通江乃至巴中市重要的文化名片。《雪鸿堂文集》二十四卷,被编入《四库全书》。“三李”的故事、传说在民间广为流传,今仅选其二,以飨读者。

“三李”著述很多

为人、为官警示后人

清朝,通江县共有举人27人,进士3人,紫荆村李氏家族就有进士2人(李钟壁、李其纲)、举人8人(李蕃、李钟壁、李昱、李乔、李其椅、李其昌、李其卓、李其谦)、副榜1人(李夏)。其中,尤以李钟峨(诰授中宪大夫,官四品)为最,他曾任《三朝实录》、《方舆路程》、《国史》、《分韵近体唐诗》、《一统志》等各馆篡修官,主编《盛京志》、《保宁府志》、《通江县志》等,著述甚丰。

著述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雪鸿堂文集》。《雪鸿堂文集》二十四卷,被编入《四库全书》。《雪鸿堂文集》取意于“鸿爪雪泥”,旨在继承先辈遗志,记录亲历之往事,总结为人、为文、为官的人生顺境逆程,以警示后人。

三李故居17

李蕃著《雪鸿堂文集》共十八卷,包括序、记、论、辨、考、传、赋、启、尺牍、古体诗、近体诗、祭文、墓志及札记等二十多种文体,确是“诸体皆备”。作者的诗、词,意象丰富而生动传神,意境清幽而志趣高远。或融情于景,或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或用典无痕。语言质朴、清新,生活气息浓烈,有杜甫遗风。通读李蕃的全部文章,贯穿全书主线的是:爱民、养民、为民的民本思想。

李钟壁著《雪鸿堂文集·燕喜堂》共四卷,第一卷五篇“序”,表达作者读书、做人、为文、交友的主张。第二卷是作者写给同事、朋友、师长、家人等的书信。表现了作者为官、为友、为亲的做人原则。卷三、四卷是作者“诗言思”的创作理论的具体实践,从简明的句子中传达出甘苦的人生心得,看似随意书写,实则隽永悠长,会心处如夜雨风钟,畅抒胸臆。

李钟峨著《雪鸿堂文集·垂云亭》共两卷,卷一收录了“赋”二十四篇,“颂”一篇。这些“赋”文,既体现了作者广博的知识和为政清廉的德行,也表达了作者期盼政治清明,国泰民安的愿望。语言简洁晓畅,言之有物、有据、有序,深思慎言,气势磅礴,令人感奋。

李钟峨才思敏捷

很受康熙皇帝器重

李钟峨作了翰林后,他的才华很快受到满朝官员的重视。有一位姓王的翰林,竟然将自己的女儿许配与他。这位王家姑娘,聪明伶俐,能诗善文。他们结婚时,一群人拉着李钟峨不让入洞房,要叫他以“新婚”为题做诗。他一时没想好,王氏却信口吟道:

诸君何以苦相邀,百载难逢这一朝。织女已在河边等,早让牛郎渡鹊桥。

众人叹服,便放了李钟峨。李向众友拱拱手,含笑而去。

李钟峨由于才德出众,也很受康熙皇帝的赏识。康熙皇帝常常邀他出去游玩。据传,一天,他们来到一条河边,见一船夫在船里舀水。康熙便出一对道:船漏漏满,桶漏漏干。李翰林稍加思索后对道:灯吹吹熄,火吹吹燃。康熙见沙滩上一只白鹤在放,随即又出一对道:白鹤探沙,两行“个”字。李钟峨见一红蛇从河里游来,立即对道:赤蛇过水,一路“之”文。又一次,他们在路上碰到一个挑担子的,挑得很重,康熙皇帝说:人轻担重轻挑重。李钟峨对道:脚短路长短走长。康熙见七只鸭子在江里游,于是出一对:七鸭浮江,数数数,三双一只。李翰林马上对道:尺蛇入洞,量量量,九寸十分。

李钟峨由于才思敏捷,很受康熙皇帝器重,常常委以重任。每当任务完成之后,又赐给他一些贵重东西。据《芝麓自志行略》记载,康熙曾经赐有书、砚、貂皮、新茶、五爪龙缎等物。

三李故居16

李钟壁威名服巨匪

李钟壁29岁中举,49岁才奉命出任广西平南县令。

平南县地处粤西东南,地僻民穷,豪强掠夺成风,匪盗猖獗无羁。

他决心调查原委,妥善解决。通过初步调查,知道这些匪众大部分原来都是穷苦老百姓,只因豪绅勾结官府逼起铤而走险,聚众为匪。大匪首渠义侠原来本是一般贫民,小时读过书,后来习武。渠家境贫寒,原想学点武艺,免受他人欺侮。谁知这人身材高大,力气过人,学成之后竟成了全县有名的猛士。

有一次,渠义侠在浔江南面见一富豪霸占了一家农民的田产,逼得这户农民走投无路,准备投江自杀。渠义侠深感不平,奋力闯进那富豪家院,打伤了人,打烂了家具什物。这一来惹动了官府,画影捉拿。渠义侠无奈,来了个说匪就匪,干脆上山,聚众闹事。这样一来,不堪压迫的农民,不分县界,纷纷参加,很快就上了几千人。他们的信条是不害贫苦农民,不劫客商,谁家为富不仁,他们就千方百计去抢劫。由于他们人地很熟,官兵一到,就潜往深山,有时还下山洗劫官府或官兵。李钟壁了解了情况,认为这些人之所以为“匪”,完全不是出于自愿,而是被逼迫所为。

于是,他贴出告示,希望他们自动下山。凡自动下山的不予追究,无田的给田,无房的给房。接着从“巨匪”渠义侠开刀。他认为说服了渠义侠,其他小股匪就好办了。他给渠义侠写了一封长长的信,申明大义,要他们下山为民。

渠义侠看了信,觉得字字重千斤,句句扣心弦。但是他有很多顾虑,怕其中有诈,拿不定主意。他派了一个不被人注意的亲信下山探听虚实,这人下山走了几个地方,看到的是一派新景象,听到的都是欢笑声,很受教育。回到山上向渠义侠讲了,渠义侠召集了部分头目商议下山的事。可是大多数人不同意贸然下山。

当李钟壁任职第六个年头,湖广乡闱,李钟壁分校粤西乡试,取中吕锦文等四名举人。这四人全是寒士出身,其中一人是渠义侠的亲戚,取中后非常高兴,为了感恩,去信要渠义侠下山。渠义侠接信后又召集大小头目商议,这时通过较长时间的了解,觉得李钟壁说话算数,从不失言,主张下山的人多起来。最后渠义侠决定,凡愿同意下山的同他下山,还有顾虑的可以暂时不下山,情况如有变化,山上山下还可设法打救。就这样渠义侠就同大部分人下了山。李钟壁依照从前的诺言,都作了妥善安排。

这样一来,不到一年匪患绝迹,俗洁风清,物阜民安,全县民众无不歌其德政。当李钟壁在平南县任职第七年的时候,朝廷知道了他的政绩,把他提升为刑部督捕清吏司主事,例受承德郎,赠父母同官阶。

推荐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