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巴中”系列报道之——梨园坝:大山深处的“香格里拉”

编者按——“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九寨归来不看水,光雾归来不看山。”巴中,人杰地灵,文化瑰丽,山水如画,从本期开始,本报特开设“行走巴中”专栏,带你穿越历史烟云,徜徉杏花春雨,品味巴中独特的地域神韵和魅力。

梨园坝村位于通江县泥溪乡西北部,距泥溪镇政府3公里。现有人口1294人,耕地面积1122亩。梨园河由北向南穿境而过,流入大通江河,河上有平板石桥连接两岸。

梨园坝有至今保存完好的古村落民居建筑群。现存穿斗木结构院落58套,依山而建,错落有致,掩映于丛林绿树之中,其中明清建筑28套。有马氏宗族祠堂、戏楼、《扶风郡》族籍碑、古墓、古寨等遗迹。被专家誉为“大山深处的香格里拉”。

文化-1

相传

梨园坝地名的由来

地名往往包含了大量的历史文化信息,常常对应着许多传说和故事,包含了人们对地理实体的精神寄托。梨园坝地名的由来,史无记载,只有村民们口口相传的传说与猜想。

●山水形胜说——

梨园坝村的建筑大多坐北面南,依山傍水而建,两侧的山岭犹如两条飞龙将梨园坝环抱其中,梨园河自北向南在此缓缓转过三道形似犁辕的湾,穿境而下,流入大通江河。据《通江舆地词典》记载:“梨园坝,以坝中小溪弯曲,形似犁辕得名。现谐为梨园,置梨园坝村。”以山水形胜来名地,是古人最常用的地名命名方法,而犁辕则是农耕时代的工具之一,是典型的农耕文明的代表符号。

●梨姓氏族说——

据说,从前此地居民大多为梨姓人家,且发达兴盛,因而以居者望族姓氏名之,据传至今在梨园坝还有一些梨姓人家的坟墓。然而,在中国百家姓中没有梨姓,甚至千家姓里也没有,就中国的姓氏统计来看梨姓者也很少。目前,梨园坝及周边也没有梨姓人家居住,到底是姓梨还是黎也无从稽考。

●梨园弟子说——

梨园,原是古代对戏曲班子的别称,戏曲演员称为梨园弟子。据传,很久以前,马氏家族的一群放牛娃,每天在野外玩着帝王将相之类的游戏,乐此不疲。某日,一白发白眉老者飘然而至,将孩子们分成生、旦、净、末、丑,每日教其演绎称王拜相,断案伸冤,擒贼杀敌等。后被族中一位叫马三伦的窥出异常,便尾随查探,得知其中的秘密。于是,白发老者便指引其次日到青龙嘴等候,可助马氏荣登大宝,受帝王之礼。马三伦如约相候,但迟迟不见老者现身,却有一只松鼠不断到其面前骚扰。他便追逐松鼠至山崖下的岩洞里,意外发现六只大锅两两相扣,揭开一看,全是白花花的银子。他遂带部分白银至保宁府换取袍帽衣饰、鼓弦乐器,并雇请工匠修缮马氏宗祠,造了一戏台。原来的那群放牛娃便以说书唱戏来维持生计,终究出了一些名气,逐渐形成了一戏班。后为生活所需,到外演出,最终未归故里。后来族人遂以梨园之事命地域之名。

●梨树物产说——

据传,很久以前,在梨园坝的田边地角、山坡河岸,乃至居民的房前屋后,到处是梨树遍地。每到春天,千树万树梨花竞相开放,花香扑面;微风轻飏时,漫天梨花飞舞如仙女散花,令人心旷神怡。梨园坝也因此地梨树多而得其名。

世代繁衍

马氏族人在此居住已500余年

如今,在梨园坝居住的大多为马氏族人。关于梨园坝马氏的族籍,资料鲜缺,其族人也知之甚少,他们所依者唯马氏祠堂遗址内的《扶风郡》残碑。笔者通过实地考查,根据有限的信息,并查阅了大量资料,对梨园坝马氏族籍进行了大胆推测。

●马氏祠堂的对联

记载梨园坝马氏先祖

梨园坝马氏祠堂石柱上有一副对联:“凛凛雄威勋铭汉鼎,煌煌忠义业著唐书。”此联有金石之声,气韵不同凡响,彰示着马氏族势强盛和先辈们名垂汉唐青史的辉煌历史。

①从《后汉书》的记载中解读“凛凛雄威勋铭汉鼎”。马氏先祖有何功德勋绩能够铭于汉鼎传之于后世呢?笔者查阅了《汉书》、《后汉书》,能铭于两史之传的马氏共五人,即西汉的马宫、东汉的马成、马武、马援、马融。然而,梨园坝《扶风郡》马氏族籍残碑明确记载了其家族的郡望之地是扶风郡。在这五人中,是扶风郡氏的有两人,即马援及侄孙马融。

马援,据《后汉书·马援传》记载:“马援字文渊,扶风茂陵人也。王莽末,马援为新城大尹,后依附于割据陇西的隗嚣,继归光武帝刘秀。东汉建武十七年(41),刘秀拜马援为伏波将军。后世,扶风马氏奉马援为先祖,尊称其为伏波将军马援公。

②从《旧唐书》、《新唐书》的记载中解读“煌煌忠义业著唐书”。有唐一代,业著于《旧唐书》、《新唐书》的扶风马氏有马璘、马摠、马植、马燧四人。据《新唐书·马燧传》(记载:“马燧,字洵美,系出右扶风,徙为汝州郏城人。”而梨园坝《扶风郡》残碑记载:梨园坝马氏系出“湖广德安府”,而汝州郏城即今之河南郏县,所以马燧不在梨园坝马氏“煌煌忠义业著唐书”之列。

●探访《扶风郡》残碑

寻找梨园坝马氏源流

据《扶风郡》马氏族籍碑记载:梨园坝马氏“始祖马青钱(罗氏),系湖广德安府麻城县人氏,特授四川顺庆府知府,后落业于保宁府通江县龙舌坝(今毛鱼镇)。”这段文字清楚地说明马氏起源、郡望、始祖籍贯、职官、迁徙等情况。马青钱之孙马骥德,娶罗氏,生四子,其长子马泗龙(特授广信府知府),移居小牛口(今通江县烟溪乡白雪垭村和瓦室镇笔架山村各一部)及梨园坝。

文化-4

●景老太君之墓

推测马氏落业梨园坝时间

据泥溪乡罐子坪村咸丰三年(1853)景老太君墓志、同治十年(1871)马克谦墓志记载:梨园坝马氏落业时间大约在明正统年间(1436~1449)。

筑墙建寨

铁打铜铸“铁林城”

铁林城位于梨园坝西北,后靠石岩梁,山广林密,纵横十数里;左右两边是大寨沟、小寨沟,皆为深溪,溪深十数米渐至百余米;前为绝壁,高百五十余米。城周之墙,皆因山取势,以巨石垒之,墙高数米至十数米不等,城内房舍基石、石磨、石碾、炮台、堑壕等至今犹存。站在铁林城东南的城墙上,梨园坝尽在眼底。

铁林城地势之险绝,设计之巧妙,构筑之坚固,让人惊叹称奇。如此城寨,建于何时?因何而建?史料无载。而铁林城目前所仅见的四块石碑中,也只有清咸丰三年(1853)三月初六日所立铁林城《万古千秋》碑有“自明朝扎寨”五字,其他则无从稽考。笔者推测:铁林城的构筑与明代的三个历史事件有关。

铁林城有可能构筑于明正德五年至八年(1510~1513)的“鄢蓝之乱”。明正德三年(1508),曾因灾荒严重而流徙到巫溪当盐工的蓝廷瑞等聚众起事,“蓝廷瑞,自称顺天王,鄢本恕自称刮地王,其党廖惠称扫地王,众十万余,置四十八总管,延蔓秦楚间,转寇巴州……”据清道光《通江县志》记载:“武宗正德五年,贼蓝廷瑞等破通江,巡抚林俊讨平之,驻兵得汉城四载。”这期间巡抚林俊移兵得汉城,县衙门也迁到得汉城,且侨治于此达四年之久。泥溪的梨园坝与得汉城相距仅十余里,“鄢蓝之乱”历时六年,梨园坝马氏家族筑城修寨,以保境护土,安民拒乱,这是完全有可能的。

铁林城有可能构筑于明末的“摇黄十三家之乱”。据清代沈荀蔚编述的《蜀难叙略》记载:“先是有摇黄贼震天王、混天星、姚天动、黄龙等十三家,出没于川东北山谷者十余年,杀掠人民无算……”又据《蜀警录》记载: 清顺治二年(1645),“摇黄贼屠巴州、通江、东乡、太平、达州、梁山、新宁、开县各地方,人烟俱绝。”“摇黄”之众的主要活动范围是以通江、达州、巴州为中心,且历十多年,梨园坝马氏家族在其族居之地的制高点筑城修寨,防御“摇黄”之匪,保土安民,这是完全有可能的。

铁林城有可能构筑于明末李自成张献忠农民起义时期。李自成、张献忠起义军从明崇祯二年(1629)起事,至清顺治三年(1646)彻底覆灭,前后历十七年。其间,起义军五进五出于四川境地,并于崇祯六年、七年、十年、十四年四次攻克通江县城。农民起义军前后扰蜀二十余年,处川东北地区的通江更是灾难深重。梨园坝马氏家族为保一方太平、族人安危,岂不筑寨修城以防御,“以免临事欷歔”。

文化-10

注重风水

梨园坝成“世外桃源”

梨园坝民居的建筑受外来文化影响较少,马氏家族择吉而居,属典型的川北民居,其朴实的格局最能体现原始的巴蜀风情,梨园坝拥有良田数百亩,在自给自足的农耕时代村民们可以衣食无忧。从泥溪乡政府沿村道路西北而行3公里便到了村口,放眼望去,只见坝内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更有小桥流水,桑竹古树之属。坝之北面有数百亩梯级渐缓的山坡,间以山溪、梯田、坡土、池渠,植被丰茂,光照充足,人居环境方便宜人。梨园河自北向南从村东侧蜿蜒而下,既是风水之形势,又滋养润育了这方土地,而“回龙转案”之形,从水文形势和生态平衡来讲,有沙水回环的作用,有利于水土保持。龙王爷沟的清清溪流自北而南从村中汩汩穿流而过,给聚居于此的人们提供了充足的饮用水源。

梨园坝民居建筑选址重视风水,顺应天然,又不拘泥于形式,格局依山就势,自然飘逸,整体风格与地形地貌、自然环境和谐统一,体现出了自然与人文融合的环境观和生态观。

文化-11

梨园坝民居建筑式样有一字形(马希民院子)、三合院(马胜勇院子、马胜华院子、马胜衍院子)、四合院(马宏安院子、马朝忠马朝山院子、马兴胜院子)。

梨园坝民居建筑结构大多为人字水、青瓦屋顶、穿斗木架构,坐北朝南,以中间堂屋为轴线,左右对称,有面阔三间或五间的。堂屋左右为正房,挨正房为转角,小转角称巴壁转,大转角称洪门转。三合院或四合院的左右直下两竖列称厢房,东西厢房各以小堂屋为中心,讲究对称排列,即厢房挨转角一间称小二间,再下为小堂屋,又称横堂屋,再下又称小二间。四合面,靠下小二间又是转角,挨下转角一间称下小堂屋,中间便是大门和过廊。

梨园坝民居的阶沿、院坝具有典型的川东北民居布局特点。房前都有阶沿,堂屋正前的阶沿称大阶沿,一般都有北水柱,面阔三间的为两柱,面阔五间的为四柱。阶沿是居民休闲、聊天、议农事、下地收工临时放农具、雨天晾晒和堆码粮食的重要场所。阶沿的材质不一,但多以石料采用水磨工艺拼砌。阶沿外的院坝,多用长方形石板拼铺而成,院坝中间以堂屋朝向为中轴线铺设甬道。

文化-2

梨园坝民居建筑的雕刻、绘画极具特色。清及民国时期,川东北大部分住房为穿斗木结构,青瓦屋面,人字水。四壁多用木板装成图案形,为采光需要,在壁面设计安装推窗或固定窗户,俗称窗格子。夹壁多用篾编,外糊草泥或用石灰粉刷。梨园坝民居的窗棂雕刻精美,寓意深刻。中国古代建筑中的吉祥图案如:“五福临门”、“喜上眉梢”、“福禄双全”、“双龙捧寿”、“多子多福”、“三阳开泰”、“卍字格”、历史人物等,在这里随处可见。边版装饰则多用浅浮雕写意如意或缠枝花卉。中堂之中梁,多画有太极图或如意缠枝花卉等图案。

梨园坝民居讲求院落建筑与周边自然环境的融和,以协调、和谐、自成天地为建筑理想,把青瓦、粉墙、绿树等色调元素的选择,与中国古代乡居社会敞亮与私密、明朗与深幽、族聚与家合的人性需求相结合,把自给自足的农耕经济与且耕且读、耕读为本的人文思想相结合,以此满足于自然生产状态下人们的文化心理。

文化-3

规模恢弘

现存古墓20余座

梨园坝现存有规模恢弘、雕刻精美的古墓有20余座。其中较具代表性的有南宋宝庆二年(1226)的何延芳崖墓。

崖墓是古代墓葬的一种构造形式。南宋何延芳崖墓位于泥溪乡梨园坝村二组茶叶梁下,与石牛背分界之地,开凿于一农田后自然白砂石凹立崖面,墓口向西,共2座呈一字型排列,墓口呈方形,略高于地表。墓室为长方形,平底,穹窿顶,长约2.2米,宽约1米。右边一座内壁素面,后壁开一浅龛,龛内阳刻有2立人像,剥蚀严重。左边一座内壁素面,后壁开一浅龛,龛空。两座墓室外顶均刻有莲花,顶部凿有线型排水沟。左边一座墓室外顶侧之间有阴刻摩崖墓志铭文,虽然字迹剥蚀,但尚可辨认,其文曰:“通江县巴賨乡,地名张聋溪,税户何延芳,系有三弟(第),长男何元福、次男何元祖、小男何元玘……”

该崖墓的形制和石刻墓志铭文,为研究川东北葬俗文化、南宋时期泥溪乡地名及变更提供了有力的实物例证,特别是摩崖墓志铭文,为全国所罕见。

推荐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