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出台实施意见引导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

就业渠道

从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各类企业和社会组织就业等10个方面拓宽渠道

保障机制

建立健全制度保障,加大教育培训力度,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创新举措

贫困县乡镇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公开招聘大学以上本科毕业生,可自主确定招聘方式

基层是高校毕业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平台。为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一线工作,确保他们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流得动,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近日印发《关于进一步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

多渠道开发基层岗位让高校毕业生“下得去”

2011年从四川文理学院毕业后,陈苗参加了“三支一扶”招聘,进入巴州区大罗初级中学,从事语文教学工作。

为支持像陈苗一样的高校毕业生参加基层服务项目,《实施意见》指出,我市将继续组织实施大学生村官、农村教师特岗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专门项目。同时,鼓励高校毕业生到贫困村创业并带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可申报扶贫项目支持、享受扶贫贴息贷款等扶贫开发政策。

《实施意见》明确,将加大在基层公共教育、医疗卫生、农业技术、农村水利、扶贫开发、社会救助、城乡社区建设、法律援助等领域购买服务的力度,创造更多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同时,乡镇(街道)可通过购买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岗位安排高校毕业生。

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有哪些渠道?记者了解到,按照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创业的主要方向,《实施意见》提出了通过鼓励、引导、支持高校毕业生到各类企业和社会组织就业、到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机关事业单位工作、参加基层服务项目、购买基层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开发就业岗位、参与科研项目实施、参加农业现代化建设、投身脱贫攻坚主战场、发展新兴业态自主就业、参军入伍、到基层创业兴业等多项措施千方百计拓宽就业渠道。

提高待遇优化环境让高校毕业生“留得住”

廖美2015年毕业后,成为巴州区平梁镇后溪沟村一名大学生村官。3年的基层工作让廖美体会到,到基层意味着更接地气。“只有亲身体验过农村生活,才能知道农民想要什么、他们的所思所盼是什么,才知道怎样去执行有益于农村发展、农民致富的好政策。”

根据《实施意见》,我市将在加大教育培训力度、营造有利于发展的制度环境、逐步提高工资福利待遇、完善基层职称评审和岗位管理制度、优化创新创业政策环境、完善基层人才顺畅流动机制等6个方面,建立健全制度保障。

在对基层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评审方面,我市给予了倾斜政策。适当放宽基层专业技术人才学历和任职年限要求,在基层工作的高校毕业生,首次申报评审职称可提前1年;作出重要贡献的基层专业技术人才,可按规定破格申报评审相应职称。

合理畅通人才流动渠道让高校毕业生“流得动”

今年刚大学毕业的胡玉欣读的是财会专业,本来有机会留在成都工作,最后选择回到家乡,报考南江县一乡镇公务员,已经参加了面试,正在等待录取结果。“很多人觉得大城市发展机会多,其实基层也有很多发展机遇。”

为鼓励支持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事业单位工作,《实施意见》中提出不少创新举措,包括从开考比例、考试成绩计算比例、自主确定招聘方式等方面,多措并举给予大力倾斜,给予基层艰苦边远地区更多自主权。

乡镇、贫困县事业单位招聘专业技术人员,形成差额即可开考,允许贫困县乡镇事业单位招聘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专业技术人员,可自主确定采取公开考试或考核方式招聘。对参加基层服务项目的高校毕业生也有倾斜政策,如大学生村官、农村教师特岗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专门项目,招募名额向边远乡镇倾斜;适时提高基层服务项目人员工作生活补贴标准,落实社会保险、人员培训、升学扶持等相关政策;基层服务项目人员服务满1年且考核合格后,可按规定参加职称评定。对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人员,结合岗位空缺情况和岗位聘用条件,可直接考核招聘到服务所在区县的乡镇事业单位。

为了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锻炼成长,公务员考试将继续突出基层导向,加大从一线考录公务员力度。如市级机关录用公务员,应拿出一定名额考录具有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人员。同时,指导艰苦边远地区根据工作需要使用放宽开考比例、年龄、专业、学历等政策,持续解决招人难问题。

推荐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