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日报:“石头村”如何开出幸福花

5月22日,《四川日报》8版刊发题为《石头村如何开出幸福花》的文章,报道省级贫困村——大干溪村通过改善基础设施、发展特色产业等,让村民的日子越来越幸福。

dcd4edab-5d26-4846-8294-94ef5c9b7b62

原文如下:

“石头村”如何开出幸福花

程聪 本报记者史晓露

5月21日,通江县诺水河镇大干溪村村主任朱继海召集朱兆柏等村民,商量落实种植枳壳的事情,“一定要购买长势好的苗子。”

大干溪村地处川陕交界的巴中市光雾山-诺水河国家地质公园深处,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因为漫山遍野的石头,大干溪村也被当地人称为“石头村”。2014年该村人均纯收入不足1700元,被认定为省级贫困村。通过改善基础设施、发展特色产业等,2017年,该村人均纯收入增长到4000元。

过去,村里人常说:“要想致富,除非石头开花。”“石头村”的幸福花是如何一步步盛开的?

改善基础设施

吃水不再难

走进大干溪村,如画的景色展现在记者眼前:满目青山青翠欲滴,幢幢青瓦白墙的新居掩映其间……

以前的大干溪村,不仅缺水,还出行不便。朱兆柏说,以前住在海拔1400米的山顶上,只能靠“天坑”里的水来维持生活。要是遇到红白喜事,还要背水。因为山高路远,一天只能背一回。

转变源自2015年。巴中市国土资源局帮扶大干溪村后,利用城乡土地增减挂钩、土地整理和地质灾害避让搬迁项目,将整村84户348人统一搬迁到有水源的地方进行安置。同时,该局还整合项目,筹资500万元修通了长5.5公里、宽4.5米的村道路。

整体搬迁后,大干溪村又从邻村取水,在新的4个聚居点各配套了300立方米的蓄水池。如今,大干溪村村民户户都用上了自来水。

种植经济作物

干溪变“甘溪”

居住、饮水、出行的问题解决了,产业问题又摆在村民面前。

“要想致富,就要让石头开花。”村主任朱继海说,以前为了赚钱,不少村民全家外出务工。

2015年,在外务工的朱继海决定回乡发展,带动村民共同致富。回来后,朱继海专门请来农业专家为村里“把脉”。专家发现,这里的地若经过整治改造,特别适合种植核桃、金银花、辣椒等经济作物。

改变农产品种植结构并不容易。朱继海介绍,一开始村民有些抵触,“他们不愿意放弃祖祖辈辈耕种的玉米、土豆等。”于是,朱继海便和朱兆柏等几个村民先试试“水深水浅”。

大干溪村阳光充足,辣椒产量较好,金银花也开得艳。与此同时,核桃树不断长大还保持住了水土,土层越来越厚、越来越肥。

“石头真的能开花。”看到了效益,村民纷纷加入了种植大军。目前,大干溪村除栽植核桃400亩、辣椒115亩、金银花150亩、魔芋112亩外,还因地制宜,规划了400余亩的枳壳树。

绿色经济让干溪变“甘溪”。2017年,该村村民人均纯收入从2014年的不足1700元增长到4000元,整村脱贫“摘帽”。朱兆柏的收入也达到10余万元。

朱继海介绍,下一步,村里还将组建专业合作社,瞄准市场,继续发展特色经济作物。同时,依托国家地质公园,打造乡村旅游度假村,让村民吃上旅游饭。(程聪  记者 史晓露)

推荐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