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日报以南江“道德银行”为例 讲述四川“精神脱贫

1月6日,四川日报刊文《唱响感恩曲 村民更有精气神》,以南江县关坝镇小田村“道德银行”为例,报道我省多地乡村开展文明新风建设和感恩奋进等主题活动,推进乡村移风易俗,发挥文化扶志励志的重要作用,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实现“精神脱贫”。

QQ截图20180106103928

△刊文截图

日前,乐山市峨边县“移风易俗新风尚,感恩奋进奔小康”文化大篷车开进当地五渡镇胡坝村,除了县文化馆甘嫫阿妞艺术团十多名演职人员,胡坝村村民也成为“主角”,他们上台表演歌曲《胡坝将将好》,唱出老百姓的感恩之情。

没有移不走的穷山,但唯有精神扶贫才能彻底斩断“穷”根。我省多地乡村开展文明新风建设和感恩奋进等主题活动,推进乡村移风易俗,发挥文化扶志励志的重要作用,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实现“精神脱贫”。

新风劲吹 村容村貌大变样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1月5日晚,南充市仪陇县新政镇安溪潮村的老人聚在一起,跟着53岁的王金涵学唱红歌、跳广场舞。

安溪潮村曾是有名的贫困村,近年来通过精准扶贫让村民增收,还成功晋升国家3A级旅游景区。2017年4月,来自东北的王金涵在这里开起农家乐,发挥文艺特长义务开展歌舞教学。教学内容强调正能量,引导村民形成良好的精神风尚。

这也是2016年以来,当地开展“感恩奋进”主题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缩影。行走村里,爱国、敬老、诚信、友善等内容的剪纸宣传画随处可见,不仅装点了村容村貌,还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依赖外部扶持,缺乏强烈的自我发展意愿;有脱贫的愿望,但缺乏自主的精神——面对部分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存在的思想误区,我省各地通过一系列举措,激发“精神脱贫”内在动力。

在泸州市古蔺县箭竹苗族乡富强村,“四好新人”等活动推动形成文明新风尚。2017年,当地共开展“百堂党课进百村”主题活动30多场。村里还进行“家规、家训、家风”评选展示,引导制定规范合法、健康向上、切合实际、村民认可的村规民约。

化虚为实 转变风尚量化操作

提到脱贫攻坚,人们往往首先聚焦于基础设施、住房条件、产业发展等硬件,但在安溪潮村村支部副书记彭杰看来,“看不见”的要素才是关键。“产业富钱包,精神是后盾。精神站起来了,产业才能跟上。”

这也成为全省上下普遍共识。近年来,我省出台《关于建设幸福美丽新村的意见》《创建省级“四好村”活动工作方案》,除了“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精神上“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也深入人心。

然而,相比物质条件的改善,精神文明“看不见,摸不着”,如何才能让相关工作有章可循、有效开展?

化虚为实,增强可操作性,广元市青川县茶坝乡月明村有办法。“我们设立家庭道德积分激励机制,每月根据生活习惯等10项内容评比,一户人家全部通过就获得一积分。半年内积分达到一定标准,就可以领取实物奖励。”茶坝乡副乡长、驻月明村工作组组长马翎颉介绍,2017年,月明村据此为近60户发放奖励。

巴中市南江县关坝镇小田村,更开办了一家独特的“道德银行”,根据住户的“道德积分”兑现等值生产生活用品。

就地取材 激发群众参与动力

2017年初,我省印发《四川省“千村文化扶贫行动”实施方案》,要求深化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弘扬感恩奋进,倡导健康文明,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和满足感。

激发参与动力,“亲切感”是重要抓手。

“我们走村入户进行素材搜集,把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真人真事演成戏、唱成歌,创作了一批接地气的文艺作品。”峨边县文化馆馆长骆雅茜介绍,村民不仅看得懂,也很有代入感,“能歌善舞的彝族群众听说我们要来,往往提前几周就开始准备,自发排练节目。”

表演身边事进行互动,利用地方文化增强“亲切感”,不仅能有效消除群众的距离感,还有助于传承优秀文化。

马翎颉发现,月明村聚集着不少基层“文化人”,他们精通书法、碑刻、薅草锣鼓等传统艺术、民间艺术。“接下来打算利用他们的特长,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开展创作,进一步深化精神文明创建。”

推荐视频